打开APP

研究人员揭示植物种子萌发的时间调控机理

  种子萌发是开花植物生活史中的关键阶段,受到植物体内多种信号物质和外界环境因子的精密调控。植物种子只有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萌发,才能发育成正常植株。各种不利环境因子可诱导植物合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激素,从而抑制种子萌发过程。已有研究表明,ABA激素响应和种子萌发过程涉及一个十分复杂的信号网络,而相关生理反应的发生

2021-07-02

研究人员揭示连接沉水植物中枢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化学计量和生理学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营养富集和水下光照可利用性减少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浅水湖泊发生稳态转换,因此探索影响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机制十分重要。富营养化通过改变水体光和营养的可利用性影响沉水植物的功能性状,如化学计量特征和生理状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连接沉水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引起沉水植物的衰退。近日,中国科学

2021-07-03

植物内生及根际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内生、根际菌与植物宿主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微生态系统,这些与植物关联的微生物资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诸多生态学或生物学功能,使得植物内生、根际菌成为发现新颖活性天然分子的重要微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胜雄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内生、根际微生物资源的活性天然产物

2021-06-24

亚洲芒苞草属和非洲黑炭木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定位研究取得进展

  翡若翠科(Velloziaceae)由5属约250个物种组成的单子叶植物科,在非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中国和南美洲间断分布。该科植物多为耐旱的复苏植物,花的特征较为相似,而叶形、植株大小和生活型等形态特征又具变异,因而该科植物的分类比较困难,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对采自我国横断山

2021-06-24

Science Bulletin:单子叶植物特有基因簇调控水稻免疫和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报道了单子叶植物特有的脂肪族酚胺-羟基肉桂酰腐胺(HP)基因簇调控水稻免疫和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为代谢水平上揭示植物细胞死亡及免疫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通报 (Science Bulletin)》上。据宁约瑟研究员介绍,代谢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

2021-06-21

Science:重写细菌基因组遗传密码的新方法可一次在蛋白中添加多种非天然的氨基酸

2021年6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几乎所有的有机体都是通过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合在一起来构建它们的蛋白质。为了在这种组合过程中添加新的氨基酸,科学家们重新设计了基因和其他的蛋白质构建工具,从而产生了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对制造药物很有帮助的蛋白质。但是,这类研究工作很费时费力,而且通常一次只能添加一种新的氨基酸。如今,研究人员打开了做更多事情的闸门

2021-06-18

The Plant Cell;研究发现植物生物钟的新调控因子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环境周期性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进化出了内源计时器——生物钟,它可以维持细胞内近24小时的基因表达节律性以适应环境中光温因子的昼夜动态变化。生物钟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如光周期依赖的开花时间、发育、叶片衰老,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因此,生物钟稳定性的维持对植物生长发

2021-06-07

ERAD调控植物耐旱研究取得进展

内质网相关的蛋白质降解(ERA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胁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负责清除细胞内积累的错误折叠蛋白,并调控正常折叠的蛋白。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植物泛素化在植物与环境互作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并在ERAD调控植物逆境研究中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然而,ERAD参与胁迫响应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前期研究发现,UBC32

2021-05-23

双抗ADC、突破性疗法:非天然氨基酸抗体偶联技术解析

  近日,CDE网站公示,拟将浙江医药和浙江新码联合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RX788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今年1月,FDA就曾授予ARX788治疗HER2+转移性乳腺癌快速通道资格;Sutro开发的代表性双靶点(EGFR/MUC1)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M1231也公示了临床信息。ARX788和M1231都是采用非天然氨基酸(non-natura

2021-05-26

植物着丝粒研究中取得进展

  染色体的精确分离是保证遗传信息正确传递和基因组稳定的前提,这个过程直接依赖着丝粒区组装的多层动粒蛋白复合体和纺锤体微管间的动态结合。目前,在哺乳动物和酵母中已鉴定超过100个动粒蛋白,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形成蛋白亚复合体结构,包括与着丝粒染色质直接结合的内侧组成型CCAN蛋白网络、与微管直接结合的外侧KMN网络复合物、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纺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