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的形状竟能影响它的工作方式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确定我们的经验、希望和梦想的大脑活动模式是由不同的大脑区域如何通过由数万亿个脑细胞连接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沟通决定的。
血浆Aβ42/Aβ40峰值竟在大脑Aβ沉积前41年就开始下降!
这项研究的结果揭示了血浆p-tau231和Aβ42/Aβ40作为预测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以及Aβ42/Aβ40可能在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前41年即开始出现偏离正轨地下降。
Nat Neurosci:中国科学家成功重建了小鼠大脑前额皮质中成千上万个树突和轴突的图谱
来自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轴突(神经元产生并传递脉冲的区域)和树突(能接受来自其它神经元的神经元分支)是如何在PFC中进行组织的。
Mol Neurodegeneration:揭示小胶质细胞促进机体大脑损伤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如何发生变化并对机体损伤做出反应,这一研究发现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寻找新方法来在这些细胞变坏时保护人类的大脑健康。
哈佛教授捐赠2.1亿美元用于蛋白质创新研究,计划加速蛋白质和抗体发现
官方新闻稿中指出,这笔捐赠将进一步支持蛋白质创新研究所的发展,以利用新的蛋白质工具和专业知识转变生物医学研究。
Neuron:揭示毒性tau蛋白在机体大脑中扩散的分子机制
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深入研究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积累的损伤性蛋白的扩散机制或有望帮助开发阻断这种疾病进展的新型疗法。
《神经学》:深圳湾实验室郭腾飞团队发现,骨关节炎与大脑皮层Aβ聚集加速和Aβ相关tau沉积水平高有关
这个研究表明,骨关节炎会促进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皮层的Aβ聚集和tau沉积,而APOE-ε4不影响这两个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在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皮层的进展。
我国科学家领衔发表8篇Science论文+2篇Science子刊以及1篇Nature子刊,通过灵长类基因组计划揭示灵长类动物进化的秘密
在中国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的张国捷(Guojie Zhang)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吴东东(Dong-Dong Wu)研究员、西北大学的齐晓光(Xiao-Guang Qi)教授、云南大学的于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缺氧可延长寿命并改善大脑功能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氧气限制在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的抗衰老潜力。当然,目前关于氧气限制带来延寿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例如具体分子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与已知的、与衰老有关的信号通路有多大程度的重叠,
Cell子刊:胖真不怪你,是大脑在作怪,越胖越想吃
研究表明,在肥胖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刺激食欲的分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食欲。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脑中干扰平衡能量代谢的机制,开启了阻断额外的、更敏感的NPY受体的可能性,从而开发抗肥胖药物的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