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大脑和脊髄硬膜中的非血源性髓样细胞起源于颅骨骨髓和椎骨骨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髓样细胞(myeloid cell)是高度异质性的,具有不同的个体发生(ontogeny)和免疫功能。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内的髓样细胞群体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稳态中的不同作用越来越被认可。包括脑膜的硬脑膜在内的大脑边界承载着大量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免疫监视的髓样细胞。在损伤和神经炎症
CIP2A通过TopBP1和MYC驱动基底样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以同源重组(HR)缺陷、有丝分裂检查点缺陷和高增殖活性为特征。在这里,作者发现CIP2A作为BLBC的候选驱动程序。CIP2A对于DNA损伤诱导的小鼠BLBC样乳腺肿瘤的启动和同源重组缺陷(HRD)BLBC细胞的存活是必不可少的。CIP2A对于正常的乳腺发育和不受干扰的有丝分裂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dna损伤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却是选
Frontiers of Medicine :膜性肾病和其他类型肾病的比较分析和诊断模型的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朱晗玉和陈香美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膜性肾病和其他类型肾病的比较分析和诊断模型的建立》(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mbranous and other nephropathy subtypes and establishment of a diagnostic mo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个性化的混合膜纳米疫苗,有望治疗一系列实体瘤
2021年7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得益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设计出基于细菌细胞质膜和切除的肿瘤组织的细胞膜的个性化肿瘤疫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7日的Science Translatio
“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建成!
为进一步快速提升广州当地的核酸检测通量,6月1日晚上,四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快速搭建,并预计在6月3日全部投入使用,届时检测日通量可达单管12万人份。“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由广州实验室和国家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金域医学、华
研究揭示ROS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新机制,提出纳米材料肿瘤诊疗应用新见解
近日,范先群教授团队在开发肿瘤纳米诊疗试剂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首次发现纳米材料可提高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melanoma,UM)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不同浓度纳米材料介导的ROS对UM细胞的恶性生长能力影响不同,一定量的ROS可激活UM细胞mTOR信号通路,增强氨基酸代谢。该研究对于
Trends in Cell Biology:提出膜受体“内吞激活”新概念和理论
近日,美国著名出版集团Cell Press旗下权威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在线全文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子健课题组题为“Internalized Activation of Membrane Receptors: From Phenomenon to Theory”的文章。细胞膜受体参与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其功能异常是导致包括心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