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S Nano:纳米复合导电纤维,作为生理和运动传感

纳米复合导电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轻质材料,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较强的可织性,可以满足可挠性可穿戴器件的要求。

2022-05-05

哮喘新药!阿斯利康PT027(沙丁胺醇+布地奈德)3期临床:作为按需抢救药物,将严重恶化风险显著降低27%!

PT027是一种潜在首创吸入固定剂量SABA/ICS组合产品,由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组成。

2022-05-16

AM:细胞内自组装驱动的持续ROS产生,增强基于5-氨基酮戊酸的肿瘤治疗

基于5-氨基酮戊酸(ALA,光敏剂PpIX的前体)的自由基疗法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

2022-05-07

科学家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靶点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之一。哮喘的发生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022-04-28

新型线粒体碱基编辑成功开发!线粒体基因组编辑的新时代来临

IBS科学传播者William I. Suh称赞道,“我认为这一发现的意义堪比201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蓝色LED的发明。就像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是让我们拥有高能效的白光LED光源的最后一块拼图一样

2022-04-27

Science子刊:首次证实哺乳动物存在脊髓氧传感,并揭示它的氧气感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小部分脊髓神经元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氧气感应机制,该机制能够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免受低氧的影响。当血液含氧量下降时,哺乳动物会做出心肺反应(cardior

2022-04-25

Nat Commun:气道细胞的改变或许会介导机体哮喘症的遗传风险

来自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引发哮喘的大量遗传风险或许是通过气道上皮细胞内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所介导,研究人员旨在识别出能通过改变气道细胞的功能来引发哮喘的机体遗传突变。

2022-04-15

Science子刊:揭示细菌脂多糖诱导抑瘤素M表达从而触发重症哮喘中的气道炎症和粘液分泌机制

到目前为止,在小鼠模型中进行的实验结果似乎很有希望。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可在人体临床试验中测试的治疗方法。

2022-04-20

Nature Biotechnology:开发出“升级版”高效新型引导编辑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与合作者发表研究成果,在植物中建立了更高效、广适的新型引导编辑系统ePPE(Engineered Plant Prime Editor)。

2022-04-07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科学家设计出应用于血液中凝血酶精准检测的高灵敏度传感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吴正岩和张嘉团队设计出一种高灵敏度的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血液中凝血酶浓度的精准检测。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