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m J Hum Genet:II型糖尿病的最大规模基因研究发现多种族变异

迄今,最大型的II型糖尿病(T2D)遗传学研究已确定与常见代谢性疾病风险相关的新基因变异。一个研究多种族人群的国际科学协会,发现可指出开发更有效T2D药物的生物学靶标的基因。 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与T2D相互作用,这影响了全世界近3亿人。大部分基因变体还未被发现。

2012-11-18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家鸭是H7N9变异来源

2013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中国科学家最近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显示,今年在中国爆发的新型禽流感疫情最早是出现在鸭子体内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1300多份取自家鸭、鹅、鸡等禽类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发现,家鸭在不同病毒融合产生新变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3-08-23

Nat Genet:遗传变异增加普通型中风的风险

一种增加普通型中风风险的遗传变异已被科学家鉴定出来,这些科学家开展的研究由威康信托基金会资助且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至今为止,这是与中风风险性相关的为数不多的遗传变异之一,此发现打开了治疗的新可能性。 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大致死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引起每年所有死亡的十分之一还多,即600多万人死亡),也是高收入国家中慢性残疾的主要病因。

2012-11-18

两基因变异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相关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常见的恶性脑瘤之一,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两个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一成果或许有助于开发治疗这种肿瘤的新方法。 医学界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主要致病基因变异,尽管已有研究确定了相关变异发生在人类1号和19号染色体,但未能锁定元凶。在新研究中,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进展。

2012-11-18

:揭示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遗传变异

人胚胎干细胞,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在国际干细胞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Stem Cell Initiative, ISCI)倡导下,英国、新加坡、伊朗、美国、以色列、瑞士、瑞典、韩国、澳大利亚、捷克、巴西、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荷兰和芬兰科学家们携手合作,开展一项筛选125种人胚胎干细胞(hESC)系基因组的全球性研究...

2012-11-18

:与登革热休克综合征有关的变异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与登革热休克症有关的遗传变异,新成果发表在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而登革热休克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患登革热的儿童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Martin Hibberd和同事合作,对来自越南的2008例登革热休克症患儿进行了泛基因组相关性研究,并对另外1737例患儿重复了这些研究。在登革热患儿体内,他们鉴别出与登革热休克症易患性相关的两个基因位点。

2011-11-29

:景海春等研究甜高粱基因组变异获进展

11月21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景海春研究组和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甜高粱和1个中国籽实高粱品系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

2012-11-19

PNAS:非语言行为或表达细微的遗传变异

一项研究提出,拥有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一种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通过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加以识别。 此前的研究报告说,有2份“G”版本的OXTR基因—这个版本含有单个核苷酸变化,在一个特定位置上从腺嘌呤变成了鸟嘌呤—的人据说比携带有至少一份“A”版本的拷贝的人更具同情心。Aleksandr Kogan及其同事提出,这些遗传变异也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的。

2011-11-16

Nature:寄生虫驱使人类基因发生变异

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基因变异的研究,近日将其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PLoS Genetics)上,引起了Nature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通过研究人群中基因变异频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该研究发现病原体,尤其是寄生虫在人类基因变异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同时也发现,这些变异或许使得人类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加易感。

2012-11-19

JCI:基因变异导致非肥胖者患Ⅱ型糖尿病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网络版上发表论文指出,很多并不肥胖的日本人也会患Ⅱ型糖尿病,这是他们体内的特定基因出现变异,导致有降血糖功效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的。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