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中科院陈春英课题组揭示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发酵成短链脂肪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Chen Chuny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作为碳源发酵成短链脂肪
PNAS:陈春英团队发现肠道菌群新功能,可将工程无机碳纳米材料发酵成内源有机代谢物
该研究基于建立的创新分析方法,首次明确了碳纳米材料从源端-中端-终端的代谢全流程,突破传统微生物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合成有机丁酸分子的认知,证实了肠道微生物能够利用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作为碳源生成内源有机
山东大学朱东山/周成超团队揭示使用助听器或可显著降低痴呆症风险
目前全球痴呆症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痴呆症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治愈手段。研究表明,听力损失可能与全球约8%的痴呆症病例有关,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自噬如何调节OVX-MSCs成骨的机制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代谢紊乱,会影响骨骼强度和愈合过程。其特征是骨矿物质密度逐渐降低,骨微结构退化。
全国细胞治疗企业约四成在上海,“先发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日,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细胞免疫治疗质量管理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暨新一届专委会交流研讨会在浦东举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成增课题组重磅综述!抗PD-1/PD-L1疗法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的协同作用
自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ipilimumab(抗CTLA-4)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来,几种针对PD-1/PD-L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
《肿瘤学年鉴》:减少40%晚期癌症,5年生存率相对提高四成!樊嘉院士团队研究证实,cfDNA甲基化测序用于癌症早筛极具价值
我国自主研发的循环游离DNA(cfDNA)甲基化检测技术ELSA-seq,能较为敏感地筛查肺癌、结直肠癌等6种常见癌症,并显著减少晚期癌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癌症患者整体的5年生存率!
41BB激动剂+CXCR1/2抑制剂+LAG3抑制剂或成胰腺癌治疗新策略
这项研究揭示了胰腺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细胞特征,并据此发现了一种潜在的胰腺癌免疫联合治疗创新方案,有望突破胰腺癌免疫治疗效果差、生存率低的瓶颈,期待该方案能够尽快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National Science Review:揭示同域物种形成的成种模式
物种形成是演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域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是指新物种从同一地域祖先物种中演化而来,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产生了生殖隔离的过程。然而,在同域物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