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动力疗法—让肿瘤“见光死”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泌尿外科紧随肿瘤诊治发展最前线,古技新用,成功实现膀胱癌光动力治疗--一项古老的前沿微创新技术。  近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微创泌尿外科诊疗中心袁道彰主任医师带领其团队为慕名而来的膀胱癌患者成功实施了光动力治疗,目前治疗效果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出现。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于局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2021-06-23

Postharvest Biology forbid Technology:揭示紫外UV-C 调控青椒果实采后成熟衰老新机制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左进华副研究员团队与英国诺丁汉大学Donald Grierson教授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团队、美国康奈尔大学(USDA-ARS)李莉教授团队联合在农林科学Q1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forbid Technology(IF5

2021-07-06

算专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平台正式启动,为精准医疗加码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以及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发展起来的。毫无疑问,精准医学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尤其是在肿瘤领域,大量靶点的涌现带动了精准医疗的热潮。

2021-06-24

菜豆PvFtsH2蛋白降解清除损伤D1蛋白研究获进展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信号,是光合作用的要素之一,但植物在强光下出现光抑制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PSⅡ)中的D1蛋白受损、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同时,植物进化出修复损伤D1蛋白的机制,其中FtsH蛋白酶的主要功能是及时降解清除损伤的D1蛋白。虽然FtsH2基因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有所研究,但FtsH2基因在作物中的功能尚未明晰。中

2021-06-21

高效致电子转移光敏蛋白质的理性设计方面获进展

  CCS Chemistr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安东课题组和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龙江课题组题为Ultrafas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 a photosensitizer protein的研究文章。研究设计报告了可以基因编码的27 kDa

2021-06-18

小伟医生:为消化医学科研深耕不缀

“以人工智能设备作为切入点,给内镜装上了“第二大脑”,不仅是新时代下消化内镜诊疗的新需求,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消化内镜对医生经验的依赖,更能为培养内镜操作后备人才提供巨大帮助。”这是湘雅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留美博士后,内科学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湖南省人工智能辅助消化病诊疗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主任刘小伟教授

2021-06-09

Nat Commun:一种特殊的激活药物或能充当“特洛伊木马”来杀灭癌细胞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光活化分子能在光的控制下对恶性细胞进行消融(ablation),然而当靶向细胞与周围健康的组织相似时,目前的制剂或许在疾病早期阶段是无效的。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Photoactivatable metabolic warheads enable preci

2021-06-02

Nat Med:首次在人体中证实遗传学可以恢复失明患者的部分视力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自2000年代中期的早期以来,光遗传学凭借它用光激活神经元的潜力,成为恢复盲人患者视力的一项有希望的技术。近年来,至少有两家公司宣布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在人体中测试基于光遗传学的疗法,其中的一家公司最近宣布,因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而失明或几乎失明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检测到光和运

2021-05-28

研究开发出遗传学新型控元件蛋白cpLOV2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课题组与三家国外团队(教授黄韵、教授韩纲和教授周育斌课题组)合作,基于燕麦蓝光受体蛋白LOV2,进行了优化循环排列(Circular permutation)设计,获得了能够提供不同锁定界面的光控开关元件蛋白cpLOV2,进一步拓展了LOV2系列蛋白在光遗传学工程中的应用。研

2021-05-10

民教授团队发表我国首个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日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关于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基于应急管理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上,该指标体系为我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国疫情防控始终面临着“外防输入”的压力。

202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