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陈列平、刘如谦等7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的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7位入选的华人科学家中,有6位科学家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此次入选的华裔科学家包括:国际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当代肿瘤免疫治疗先驱、耶鲁大学免疫学家
专访KEY中国区总经理刘小波:十年奋进,重构成人用品行业
4月16日,上市药企人福医药集团代理的KEY私密健康养护系列产品再次实现产品和品牌双重升级,自2011年引进中国以来,这已经是对产品进行的第二次革命性的升级。10年奋进,作为KEY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负责人刘小波见证了中国两性健康行业的一路发展,所有人都翘首期待KEY能在中国市场继续大展拳脚。
Science:揭示脂肪酸光脱羧酶作用机制
2021年4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光致酶(photoenzyme)是一种罕见的生物催化剂,在每个催化循环中都会吸收一个光子;它们激发了具有重要活性的人工光致酶的开发。脂肪酸光脱羧酶(fatty acid photodecarboxylase, FAP)是一种天然的光致酶,在基于生物的碳氢化合物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其机制还远未被完全了解。
香港浸会大学张戈/吕爱平/刘进联合研究团队发现新颖的治疗骨关节炎的破骨细胞适配子-小分子偶合物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然而,目前针对 OA 尚缺乏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和治疗药物。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 OA 的病理生理进程的认知不断深入,但是,其中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沟通的潜在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揭示,也并未开发出针对相应分子机制的有效药
AIE探针实现高效肿瘤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在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文章中,研究者利用红细胞膜负载聚集诱导发光(AIE)光敏剂和免疫佐剂Poly(I:C),在小鼠模型中实现了对肿瘤的高效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文章通讯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王世宣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帆教授和乐卓博大学洪煜柠(Yuning Hon
Dyes and Pigments:研究揭示光动力抗肿瘤疗法
来自RUDN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涅斯梅亚诺夫有机化合物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合成并研究了一系列新的氯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可用于癌症光疗,以诊断肿瘤并提高肿瘤细胞对光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发表在《Dyes and Pigments》杂志上。
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光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类生命机器人研发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在基于生命-机电系统深度融合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以光遗传工程化细胞为生物光敏感元件、以单层石墨烯为生物电子界面的类生命光电晶体管,并将其作为核心光电传感单元构建了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系统,为研发具有高性能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的新型视觉假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
基因编辑领域专家访谈:刘耀光院士
《生物工程学报》:什么是基因编辑动物/植物?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基因编辑动物/植物制备过程或原理。刘耀光:基因编辑通俗来说是做“减法”,主要是对目标物种/受体体内原有的内源基因进行基因工程操作 (敲除、修饰),是特异的和可控的。《生物工程学报》:您认为基因编辑动物/植物,作为食品 (肉类) 或者粮食安全吗?如果安全,为什么安全呢?刘耀光:
帧观德芯光子计数X光医学影像产品获批上市,“中国智造”彰显牛气实力
2021牛年伊始,中国医学影像界又添闪亮“新宠”!去年年底,深圳帧观德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光子计数口内牙科传感器和光子计数乳腺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后,一举揭开了X光影像系统的崭新篇章。获批上市以来,“中国智造”的光子计数影像技术备受瞩目,广受国内外临床的欢迎和认可,里程碑式的颠覆性影像创新,标志着帧观德芯成为光子计数X射
《细胞•代谢》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学波团队重大研究成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刘学波教授领衔的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母亲孕期肥胖可导致后代认知和社交行为缺陷,而给母体或后代补充膳食纤维,可改善这些缺陷。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态-代谢物-脑”轴在高膳食纤维饮食干预母亲孕期肥胖引起的子代认知和社会交流能力障碍作用中的新机制,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 代谢》(Cell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