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制药新型免疫肿瘤学疗法ONO-4685在美国进入1期临床:治疗T细胞淋巴瘤!
ONO-4685是一种在研的抗PD-1/CD3双特异性抗体,它与人类PD-1和CD3特异性结合,被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徕卡多光子显微镜免疫学应用:揭示巨噬细胞发挥血小板功能的机制
高端仪器之所以受到顶尖科学家们的青睐,不仅因为它们在日常使用中表现出的稳扎稳打,还因为其在捕捉关键性创新实验结果时带来的无限可能。
PNAS:新研究揭示蛋白USP15让癌细胞对标准免疫调节药物产生抗药性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USP15的酶,它在癌细胞抵抗药物治疗的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这种酶在对这些标准免疫调节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癌细胞中高度表达。
免疫学新药!赛诺菲首创口服可逆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治疗天疱疮3期临床失败!
rilzabrutinib是一款口服可逆共价BTK抑制剂,正开发用于治疗免疫介导性疾病。
Molecular Cancer: m6A调节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分子特征、免疫肿瘤学特征和临床相关性
肺癌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小细胞肺癌(SCLC)是最致命的肺癌,约占肺癌总病例的15%。
Cell:揭示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如何共享特定的工作机制
来自波恩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为了更好地分解毒性蛋白质,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就会在被需要时联合起来形成特殊的网络,然而,在某些会引发帕金森疾病的特定突变中,这种协作或许就会出现损伤。
研究发现蠕虫免疫逃避新机制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创新团队揭示扁形动物蠕虫免疫逃避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据介绍,蠕虫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寄生虫,影响深远,全球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群感染过蠕虫。由于长期的共进化关系,蠕虫具有对宿主免疫的显着调节能力,这是寄生虫长期寄生和免疫逃避的重要基础,但迄今为止
Immunity:揭示机体免疫系统对疗法产生反应从而治疗皮肤癌的基本分子机制
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皮肤癌患者机体的T细胞在对治疗该病药物的免疫反应中发送来自5个特定基因的信息时,那么其预后或许会变得更好。
盐碱对大鳞鲃免疫功能影响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0404,2020YFD0900402)资助下,由黑龙江所盐碱水域养殖品种开发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尚信池等人完成的“盐碱对大鳞鲃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alkalinit
Science:揭示SAA蛋白向肠道髓样细胞提供视黄醇以促进肠道适应性免疫机制
研究人员鉴定出SAA-视黄醇复合物的一个受体,它介导视黄醇摄取到肠道髓样细胞。此外,他们还确定了这种视黄醇摄取机制是如何影响维生素A依赖性免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