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利用内源性标记构建出人类细胞蛋白分布图谱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国和丹麦的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的CRISPR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构建出一个由1310个荧光标记的细胞系组成的文库。通过使用这个文库进行配对的IP-MS和活细胞成像,他们产生了一种绘制出相应的1310个蛋白的细胞定位和物理相互作用的大型数据集。
线粒体蛋白酶可保护线粒体功能和骨骼肌力量
线粒体是必需的细胞器,具有多种功能,需要持续监测以维持其功能。而线粒体蛋白酶作为质量控制可通过选择性靶向和去除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蛋白,以确保线粒体适当的功能完整性。
合成病毒粒子揭示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自适应性偶联机制
SARS-CoV-2感染是目前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了解。SARS-CoV-2 spike (S)糖蛋白由一个高度保守的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组成,其功能和进化选择优势仍然未知。此外,由于活病毒异质性和大分子变异,揭示FABP对COVID-19调控机制较为困难。在本研究中,为了阐明FABP的功能及其对COV
科学家最新揭示含有三基序的蛋白质31(Trim31)是脂肪性肝炎发病过程中内源性抑制剂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及其代谢并发症已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随着肥胖高危人群的增加,持续、长时间的高能量饮食增加了肥胖、高脂血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系统性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Nat Commun:特殊蛋白质活性或有望揭示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型组合性疗法
来自荷兰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阻断一种蛋白链反应或会使得儿童白血病细胞对当前的靶向性疗法更加敏感;目前这项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已经存在,这或有望帮助加速该研究向临床转化的速度;研究人员表示,观察这种蛋白质的活性或有望帮助全面了解白血病的弱点,未来研究人员将会开发新型疗法来治疗对标准疗法没有反应的疾病患儿。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揭示细菌效应蛋白拮抗宿主抗细菌自噬的分子机理和细胞选择性自噬的通用机制
真核细胞的经典自噬是细胞在营养缺陷时实现胞内物质循环再利用的重要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路也可以选择性地感知并抵御入侵的病原细菌,这一过程也被叫作抗细菌自噬或者异源自噬(Xenophagy)。2019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教授邵峰团队首次揭示了异源自噬的分子机制。细菌入侵宿主细胞后,细菌所在内吞泡上的V-ATPase感受到细菌感染引起
CGH:科学家识别出一种有望帮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蛋白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对日本和白人患者进行跨种族分析中发现了一种用于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潜在诊断标志物,这一研究发现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非侵入性的血液诊断技术,从而帮助识别患者并确定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
Science:父母接种新冠疫苗也为儿童提供了实质性的保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克拉利特研究所、特拉维夫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健康记录数据库之一,来研究父母接种BNT162b2(辉瑞)新冠疫苗为未接种儿童提供的间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