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遭受歧视引发身体“内伤”!Front Microbiol:经历过歧视的个体体内含有更多的促炎性细菌,并且肠道微生物组的基因活性也有所改变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没有经历过歧视的个体而言,经历过歧视的个体机体中含有促炎性的细菌以及与前者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基因活性。

2024-11-18

研究证实:当温度<25°C,低温感知神经抑制与昼夜节律相关的DN1a神经元,导致睡眠时间增加

无论是栖息在实验室中的小小果蝇,还是忙碌于日常生活的你我,都在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回应着自然界的呼唤,那就是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和适应——你体内的神经元在试图告诉你:“外面太冷了,再多睡一会儿吧!”

2024-12-13

Commun研究表明:母鼠孕期摄入蛋白质含量的多少或影响后代的面部特征形状

研究团队认为,改变母体饮食可以与复杂的遗传机制相互作用并对胎儿面部形态产生影响。

2024-11-04

研究表明:人的线粒体DNA仅来自于母亲,主要影响后代身高、寿命和疾病风险,而父亲的饮食影响后代健康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父母的遗传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基因的传递上,还通过环境和表观遗传机制深刻影响了后代的健康与发育。

2024-10-17

最新研究:高温下,富含硫化合物的蔬菜或导致食用油中形成大量反式脂肪酸

研究人员证实了高温下,富含硫化合物的蔬菜(大蒜、洋葱等)可能会改变食用油中的脂肪结构,形成更多的反式脂肪酸,且温度越高,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反式异构化程度显著提升。

2025-01-06

eGastroenterology:PM2.5 暴露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会损害消化系统!

这篇综述文章的重点是 PM2.5暴露如何触发消化系统细胞内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涉及细胞内称为细胞器的专门亚细胞结构,如内质网(ER)、线粒体和溶酶体。

2024-05-30

Cancer & Metabol:儿童脑瘤或依赖不同的代谢途径来诱发其对疗法的耐受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DMG-H3K27M细胞依赖于高度活跃的嘌呤合成,包括从头合成和回收合成途径等,然而,高度活跃的游离嘌呤碱基进入到成熟的鸟苷酸盐中就能绕过抑制从头合成的途径。

2024-06-21

1.8万中国产妇真实生育数据:我国妊娠并发症发生率25.04%,生育多胎增加肥胖、糖尿病风险

即使是在科技和医学如此高速发展的现在,生育,对于女性健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2024-09-04

生物钟紊乱导致脂肪代谢异常,与调控昼夜节律的IL-17相关

晚睡晚起,即使睡够8小时,也是有害健康的!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和作息的规律性,避免生物钟紊乱哦!

2024-11-20

【双十一限时秒杀倒计时】20+院士/PI/研究员加盟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12月20-21日上海见!

即日起至11月11日24点,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门票限时特惠!原价1200元的参会门票,现在只要111元!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