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中山大学团队找到肠癌“照妖镜”,首次发现抑制SIRT2可以让肠癌细胞“现身”!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杨孜欢团队首次揭示了去乙酰化酶SIRT2调节肠癌免疫逃逸的机制,并证实抑制SIRT2活性,有望成为改善免疫治疗对pMMR肠癌疗效的新方法。
Nature:科学家破解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密码——新靶点SHOC2
来自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SHOC2蛋白或有望作为NRAS突变癌症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NSD2抑制剂有望为肺癌和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在于成功开发了高活性、高选择性的NSD2抑制剂,并在多种癌症模型中验证了其治疗效果,这一发现不仅为NSD2作为癌症治疗靶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开发新型表观遗传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科学家揭秘Perilipin 2蛋白的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通过病理学分析和体外实验揭示了Perilipin 2在肺腺癌进展中的重要作用,高表达Perilipin 2的肺腺癌病例能表现出更强的侵袭性和更短的无复发生存时间,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指标。
ACS Nano:上海大学苏佳灿等团队研究构建了载有pBMP-2-VEGF的生物工程BEV
该研究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工程化BEV系统BEVs-BP。该系统与IL-4在GelMA水凝胶中共封装,得到IL-4/BEVs-BP@GelMA。
Nat Commun:新研究识别出两种调节染色质重塑的蛋白——MLF2和RBM15
研究人员识别出两种在调节这一关键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为开发更有效且毒性更低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为理解大脑突触的发育和功能调控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人员不仅揭示了α2δ亚基对突触前关键蛋白Munc13-1的调控作用,还明确了其在钙通道组织中的功能。
己糖激酶2通过蛋白激酶活性促进外泌体生成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HK2能够直接磷酸化中性鞘磷脂酶1(nSMase1),后者是外泌体脂质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这一机制选择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合成,这些外泌体进而破坏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最终加重脑损伤。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从这项研究来看,维奈克拉之前可能还是被大家“小瞧”了,它的抗癌机制并不限于促凋亡这一招,或许在实体瘤中还有激活STING通路、增强免疫应答的路数。
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不仅揭示了TYK2在1型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还为一种已获批药物的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TYK2抑制剂有望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