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周大鹏:糖基化大分子作为免疫识别的靶点研和应用转化医学

糖复合物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能量储备和释放的主要介质,是生命中信息交换和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互相对话,互相影响的通讯编码, 更是肿瘤和感染类疾病中介导致病细菌,病毒,和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主要生物大分子。

随着系统糖生物学的研进展,糖基化大分子在免疫系统的奥秘和功能逐步被破解。最典型的科学发现是,治疗用抗体IgG分子的Fc段N-糖链,影响Fc和Fc受体(FcRIIIa)的作用,从而影响抗体的ADCC效应。Fc段糖链还通过影响 Fc和补体分IgG子C1q的作用,影响抗体的CDC效应。MS to the n 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发明,推动了Fc段N-糖链的精确结构分析。糖链的生物酶学合成的研,为改造抗体IgG分子的Fc段N-糖链提供了技术路线。

Zhou lab 研该领域两个关键科学问题: 1) 糖复合物分子结构的组学研,2) 识别糖复合物结构的受体蛋白的基因组学研,结构生物学研,以及信号传导的机制。预期目标是,发现有效激活免疫系统的糖复合物的空间结构,疾病模型中的最佳免疫攻击靶点,以及受体识别的规律。

2015-07-22 课时:11分钟

胡以平: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研的进展

胡以平,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与医学研中心主任和转基因动物研室主任。

已有不少关于肝脏疾病细胞治疗有效性的证据,这确实给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肝脏疾病细胞治疗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进入临床,需要研的问题则有很多。

在这其中,治疗用细胞的来源就是一个具有瓶颈效应的限制因素。近年中,诱导型肝干细胞的研有了很大进展,这似乎为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的细胞来源提供一个新的可能。

因为已经知道,通过这种人工方法所产生的诱导型肝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扩增,并具有产生成熟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双向分化潜能。而且,在肝脏损伤的小鼠模型中,也证实这种细胞具有参与损伤肝脏修复的功能。然而,在这些研中也显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的问题。

2015-07-27 课时:39分钟

康九红:Pwp1对小鼠ES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及机制研

康九红,现任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Lif/Stat3 依赖的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和分化潜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上游的调控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我们发现,WD-40 蛋白家族成员Pwp1,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由多能性状态转变成分化状态是必须的。

虽然Pwp1 的下调并不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增殖以及凋亡。但是,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Pwp1 下调强烈抑制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进一步我们发现,Pwp1 的功能与H4K20me3 密切相关, Pwp1 和H4K20me3 能结合在干性基因Stat3 的上游。

下调Pwp1 降低了H4K20me3 在Stat3 上游的结合,从而促进了Stat3 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同时,通过ChIP-SEQ 实验,我们也发现Pwp1 和H4K20me3 的确在基因组中具有共同的结合位点。总之,我们发现Pwp1 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维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5-07-28 课时:37分钟

乐卫东:自噬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进展

乐卫东,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健康所研员。

我们及他人的研表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能明显促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蛋白质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及大自噬和微自噬两个自噬溶酶体途径(ALP)清除。

我们的研还发现神经细胞自噬活性的降低明显干扰蛋白质的降解和细胞器功能,而提高自噬活性有助于清除易聚集的蛋白质并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在神经保护与神经损伤和死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自噬活动对神经细胞是有害的,说明自噬的调节在决定神经细胞的命运中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中探讨了自噬的异常作用和机制,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靶点和自噬调节剂,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2015-08-14 课时:55分钟

赵春华:重大疾病治疗的干细胞药物品种临床试验研及其制药工艺标准化研发

赵春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国 家杰青获得者。

多组织器官病理损伤或功能障碍一直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危害,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重建和药物治疗等效果有限。干细胞研是未来解决之一难题最有希望手段,在未来国家科技战略转型、地方高新科技产业升级中起到关键性推动和示范作用。

课题以重大疾病为导向,建立创新干细胞药物技术开发和评估标准体系; 开展多个干细胞治疗药物品种临床前和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课题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所主持研发,联合了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上海儿童医院、华西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和多家从事干细胞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企业进行攻关。

本课题的主要研目标是开展针对心肌梗死、重症肌无力等重大疾病的干细胞新药品种的临床试验,建立支撑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骨髓、脂肪、经血等不同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快速筛选、分离培养、扩增、冻存复苏、体外诱导分化、细胞特征鉴定、细胞生物学效力评估等新药研制开发必须满足的体外操作关键工艺技术及质量标准,并在国家指定的临床研基地开展干细胞治疗新药品种临床试验研,最终建成干细胞药物、技术标准、临床应用等多平台集成的系统创新体系。

2015-08-19 课时:32分钟

ACD RNAscope®原位定量技术在精准医疗研中的应用

RNAscope®原位定量专利技术由美国新兴的分子病理领导者ACD公司(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 Inc., California, USA)开发,通过专利的双“Z”探针设计,使RNA原位杂交具有高度特异性、单分子检测的敏感性并有极高的信噪比,能够在单细胞水平同时定量多个RNA的表达,在获得单细胞中单拷贝RNA表达数据的同时提供完整的组织形态学信息,提高对疾病与标志物之间复杂的生物学相关性的认识,是理想的能够用于NGS和芯片技术后期转化研技术平台。

自2011年技术推广以来,其应用已在如Nature、Science、NEJM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超过300篇SCI论文。研涵盖了感染及免疫、肿瘤、神经生物学、干细胞及发育、非编码RNA、表观遗传学等基础医学领域,以及靶标鉴别和验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和药效评估等药物开发研

本课程详细介绍RNAscope®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在肿瘤、非编码RNA、病毒及免疫等研领域的应用实例。由于课程内容全英文,更多中文资料与信息请访问ACD中国官方微信号(ACD_China)或发送邮件info_china@acdbio.com咨询。

2016-12-23 课时:5分钟

LncRNA研综合解决方案

lncRNA研是目前RNA研中最活跃的方向之一。在本视频中,俞伟平博士介绍了lncRNA的发现、起源、特点、分类以及有关的数据库,并结合研案例介绍了lncRNA的功能以及lncRNA相关研的活跃领域。俞博士还结合上海伯豪lncRNA相关产品及服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通过基因芯片和新一代测序等高通量手段对lncRNA进行发现、分析、验证和功能探索的方法。

2015-11-17 课时:59分钟

DNA甲基化研策略解析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被称为第五种碱基。李明辉博士在本视频中详细解析了DNA甲基化研策略。视频先概述了DNA甲基化研的研方法和研技术,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和测序技术。然后结合案例介绍了Infinium Methylation450芯片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除此之外,结合具体案例,还依次介绍了RRBS、甲基化捕获测序、ChIP-chip/Chip-seq、焦磷酸测序。对于甲基化芯片的应用,以及它与表达谱芯片的联合分析,视频也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视频举例说明了甲基化状态作为分子标记在癌症和疾病研中的应用。

2015-11-17 课时:44分钟

多细胞生物的新研 - Richard Losick P2

本视频由科普中国和生物医学大讲堂出品

Richard Losick (Harvard) Part 2: New Research on Multicellularity

Part II presents research on the capacity of B. subtilis cells to form architecturally complex communities.

2015-12-14 课时:19分钟

跆拳道的心身之道,如何应用在科学研

Anita Sil (UCSF/HHMI): The Way of the Hand, Foot, Heart, and Mind

During graduate school, Anita Sil started taekwondo(跆拳道) as a new way to get a good workout. Years later she was still at it, ultimately earning the highest honor- a black belt. Sil believes that many of the lessons of taekwondo, such as staying focused on long-term goals, also apply to science.

2016-01-08 课时: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