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微生物组学新方法与免疫代谢疾病研

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肠道微生物与健康关系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研方法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新引起重视,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热点,一些国家相继实施了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与人体基因组一起,通过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方式影响我们的健康。 肠道微生物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共生、益生和病原微生物三大类,其中主要是细菌,也包括真菌、病毒和噬菌体,它们在人体肠道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如此庞大的肠道微生物群体通过与宿主的长期协同进化,已经成为一个与人体密不可分的后天获得的重要“器官”。肠道微生物这一“器官”发挥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物质代谢、生物屏障、免疫调控及宿主防御等,肠道微生物不仅帮助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营养,还能够合成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供我们利用,并可以将产生的毒素加以代谢,减少对人体的毒害。肠道微生物还可以作为天然屏障维持肠上皮的完整性,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还通过调节肠道粘膜分泌抗体作用于肠道免疫系统,并进一步影响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不仅影响人体肠道本身的功能,还通过调控人的免疫系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影响人的健康。因此,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对于维持人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生物谷携手赛默飞世尔科技联合推出“微生物组学新方法与免疫代谢疾病研”空中讲坛,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聚焦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为大家分享最新前沿技术和研进展。

2022-12-14 课时:51分钟

CAR-T疗法的研进展与临床挑战

2023-03-02 课时:36分钟

“单”燃不止-----单囊泡研与应用研讨会

报道,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大小和分子组成上具有强异质性,单个细胞外囊泡(Single-EV)可能表达不同的标志物,因此详细了解Single-EV的分子组成至关重要。而常规检测技术在bulk水平(混合囊泡)检测时稀有信号被大大稀释掩盖,难以检测到这些稀有的疾病特异性外泌体蛋白或RNA分子。为了防止稀有信号的丢失,研者越来越重视单囊泡的检测,单囊泡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目前主要包括两大类,标记方法和非标记方法,其中标记法现阶段应用更广,如纳米流式和PBA邻近编码技术等。单囊泡研初露锋芒,是囊泡领域下一个新兴热点研方向。 为推动单囊泡研技术的学术交流,促进单囊泡研技术在临床领域研的广泛应用,拟定于2023年4月12日(周三)下午14:00举办线上学术交流会议《“单”燃不止·单囊泡研与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会议将聚焦单囊泡技术在临床诊疗和基础研中的应用探索,邀请单囊泡研领域专家和临床研专家,就单囊泡RNA组学、单囊泡蛋白组学、单囊泡表征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分享,理论联合实例展示,深入浅出,揭秘单囊泡研难点困境,解密单囊泡研最新技术,解“泌”单囊泡研思路,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展望单囊泡技术在临床研和基础研中广阔前景。

2023-04-13 课时:-28027680分钟

“单”燃不止-----单囊泡研与应用研讨会

报道,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大小和分子组成上具有强异质性,单个细胞外囊泡(Single-EV)可能表达不同的标志物,因此详细了解Single-EV的分子组成至关重要。而常规检测技术在bulk水平(混合囊泡)检测时稀有信号被大大稀释掩盖,难以检测到这些稀有的疾病特异性外泌体蛋白或RNA分子。为了防止稀有信号的丢失,研者越来越重视单囊泡的检测,单囊泡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目前主要包括两大类,标记方法和非标记方法,其中标记法现阶段应用更广,如纳米流式和PBA邻近编码技术等。单囊泡研初露锋芒,是囊泡领域下一个新兴热点研方向。 为推动单囊泡研技术的学术交流,促进单囊泡研技术在临床领域研的广泛应用,拟定于2023年4月12日(周三)下午14:00举办线上学术交流会议《“单”燃不止·单囊泡研与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会议将聚焦单囊泡技术在临床诊疗和基础研中的应用探索,邀请单囊泡研领域专家和临床研专家,就单囊泡RNA组学、单囊泡蛋白组学、单囊泡表征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分享,理论联合实例展示,深入浅出,揭秘单囊泡研难点困境,解密单囊泡研最新技术,解“泌”单囊泡研思路,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展望单囊泡技术在临床研和基础研中广阔前景。

2023-04-13 课时:171分钟

CRISPR 基因编辑在肿瘤研中的应用进展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基于古细菌抵御外源核酸入侵的免疫机制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同时,作为一种能够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功能性基因的筛选。相对于传统的基因编辑系统,该系统具有更加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共同参与、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后基因组时代,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研者们从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获得了大量的基因组信息。这些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在同一发展阶段,甚至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如何探索这些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成为了研者们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随着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肿瘤研的诸多方面中得到应用,包括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研、构建动物肿瘤模型、筛选肿瘤细胞表型及耐药相关基因以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等诸多方面。其中,CRISPR文库筛选在药物筛选、病毒感染以及肿瘤功能性基因筛选的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cdna文库与RNAi文库,CRISPR文库筛选具有多功能性、低噪声、高敲除效率、以及脱靶率低等优点,如今已成为科学家们的热门选题。 MedSci梅斯&生物谷携手珠海舒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4月19日14:00-15:00,邀请从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肿瘤研领域的专家,分享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研的诸多方面中的应用及挑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基因编辑在肿瘤研中的应用进展。

2023-04-20 课时:7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