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白泽论坛总第35期·2020专家论坛第1期:《王晓冰博士:修复之力—干细胞修复再医学前沿进展》

专家视角,为您分享全球干细胞再医学领域最新进展,展现干细胞无与伦比的修复伟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2020-06-24 课时:69分钟

专题讨论【COVID-19疫情伴的心理行为障碍和危害】

新冠肺炎疫情发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180分钟

颇尔实验室产品在物治疗单克隆抗体研发中的应用

物治疗在许多医疗领域有深远的影响,主要在风湿病,肿瘤学,心脏病学,皮肤病学,胃肠病学,神经学等。颇尔实验室过滤产品组合可以在单克隆抗体前期研发细胞系开发和克隆筛选2个关键工艺中助力并加速最终单克隆抗体的产,提高研发效率。 直播解读: 1、细胞系开发和克隆优化选择中关键应用点的过滤技术解读 2、整合澄清和除菌过滤两种技术的24孔板新品发布 3、切向流超滤新品Minimate EVO介绍 4、 颇尔实验室除菌滤器,浓缩离心管,囊式滤器等应用选择指南

2020-08-07 课时:56分钟

新一代物样本库建设

物样本库是一种集中保存人类各种物材料,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命科学研究的物应用系统。过去十年是中国物样本库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医院、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第三方机构作为建设的核心主体,建立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能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样本的资源库。而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发展和基因组时代的开启,未来研究的需要对于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建设、智能化管理、物样本库产业化、更多特色物样本库、更大范围内数据资源集成共享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谷携手材料科学领域领先品牌康宁,邀请拥有物样本库建设丰富经验、创新技术和深刻见解的专家学者分享讨论当下国内物样本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更深层次上推动样本库的标准化建设和高效管理能力。 主要话题: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特色样本库开发,重大疾病临床样本库,大数据、自动化、人工智能及其他新技术应用,精准医疗与物样本库,物样本库资源库共享机制,法规建设及伦理要求等。 欢迎届时参会讨论,期待会后,可以促成不同研究组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2020-09-11 课时:96分钟

布鲁克-核磁共振在物样本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和新应用

作为物样本代谢组学研究的两大利器之一,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高度自动化、标准化和精确定量等方面的突破,促进了代谢组学在慢病转化研究中的新应用。 本报告将分享Bruker Biospin最新发布的疾病诊断研究(IVDr)方案,包括一键式全自动地完成人体体液样本的核磁数据采集、代谢物定性定量和疾病诊断研究,并将分享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遗传代谢病、精准营养和新冠肺炎中的重要应用。 敬请期待。

2020-09-16 课时:55分钟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前沿与物学应用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项革命性技术,此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200纳米,被称为阿贝衍射极限,而通常病毒和亚细胞结构的尺寸只有几十到200多纳米。超高分辨显微技术的诞突破了这个极限,使得显微成像分辨率进入振奋人心的纳米级别时代,对于精细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强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商业化比较常见的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主要包括受激发射耗损显微术(STED)、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RM)、光激活定位显微术(PALM)、结构化照明显微术(SIM)等,基于这些技术开发的显微产品在细胞物学、神经物学、病毒学、植物学、病理学、遗传学、医学等领域都得到了逐步应用。 物谷联合全球显微科技与分析科学仪器领导品牌徕卡显微系统,推出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空中讲坛,关注成像领域前沿技术进展的同时,也将聚焦此技术在物学、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此推动超高分辨成像技术的广泛、高效使用,以及技术的持续更新发展。

2020-12-07 课时:83分钟

纳米尺度空间中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各种复杂的命活动功能,几乎都是通过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近年来,物大分子的修饰、相互作用与活性调控一直被我国列为命科学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之一。同时,纳米尺度的科学技术也是当今世界研究热点问题,纳米科学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特别是与命科学结合,其时间上飞秒级、空间纳米级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物分子的结构、组装、运动和功能的分析,以分子结构和功能为核心,分子、复合物、单细胞为重点,研究细胞重要组份的结构、功能与组装,探索控制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命现象,为医药研发和人类一些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目前,我国在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信号转导、单分子酶动力学和分子马达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突破,但对于发展活体和活细胞状态下对物分子在纳米尺度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和定量表征的方法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挑战性问题。 在此背景下,物谷联合全球显微镜与科学仪器的知名品牌徕卡共同举办本次论坛,旨在邀请从事物大分子功能与结构和细胞命过程关系研究的行业专家,汇聚相关领域的诸多学者促进多交叉学科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物大分子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2020-12-14 课时:100分钟

Berkeley Lights单细胞光导平台专题(二):产用途的细胞株开发全新解决方案

在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细胞株开发(Cell Line Development, CLD)是CMC的起点。后续的CMC工艺开发、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全都是基于确定的细胞株进行开展的。细胞株开发的速度、合规性影响到药物开发的进度和最终成败,细胞株产量影响到后续工艺放大的效率及产成本,细胞株质量则影响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见的细胞株开发技术平台包括:有限稀释法或流式细胞分选(FACS)结合成像、单细胞打印、成像辅助的克隆挑选等,但这些技术平台要么单细胞克隆效率低下、要么分离后的单细胞难以长,费时费力,并且缺乏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抗体分泌的手段,导致无法预知单克隆放大培养后的产率,因此在起始阶段很容易丢失掉比例稀少的高产率高质量单克隆,容易导致整个细胞株开发过程低效、耗时且难以获得理想质量的细胞株。 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平台基于专有的光电定位及纳流技术,能够在微流控芯片上对单细胞进行精确操控。基于Beacon平台的细胞株开发流程可以在短短一周之内筛选出>99%单克隆保证率的高产细胞株。强大的影像记录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记录了每个克隆的丰富特征图谱(滴度/产率/倍增时间等),无论是分泌传统还是非传统结构抗体分子的细胞,都可以快速进行在线滴度检测,且筛出的克隆与下游物反应器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本次网络研讨会我们邀请到Berkeley Lights公司细胞株开发产品总监Renee Tobias,对Berkeley Lights技术在细胞株开发中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2020-12-21 课时:54分钟

强大物科技加速,精准医学提前到来

体内物学的深入了解对于医学未来的发展兹事体大,尤其是对疾病产持久的治疗效果的方面。本次活动将透过各种数据和真实案例,与您分享IsoPlexis独特的单细胞蛋白质技术应用,从中研究人员能学习到如何首次将蛋白质组学与单细胞物学相结合来加速治疗药物的发展。

2021-01-27 课时:137分钟

时空组学如何带来命科学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

华大STOmics™技术的诞,突破了现有空间技术分辨率和检测组织大小的限制,成为全球领先能同时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原位捕获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并可以实现基因与影像同时分析。该技术首次实现命全景时空分子图谱,有望带来命科学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 2021年9月7日,深圳华大命科学研究院携手物谷共同举办“时空组学如何带来命科学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空中论坛,诚邀从事肿瘤研究、免疫研究、发育物学、脑神经学、病理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充分促进领域内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时空组学的发展,提升人类对命的认知和推动疾病的研究与重新定义。

2021-09-09 课时:8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