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免疫组化 (IHC) ,抗稀释如何影响染色?

不同的抗稀释剂是如何影响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结果的?IHC实验中数个步骤都可能影响您的实验结果。在这段视频中,我们将重点讲解抗稀释液。选择某种抗合适的稀释液非常重要,最佳的抗稀释液有效帮助抗-表位相互作用和特异性,并最终强化你的染色结果。

2019-12-27 课时:3分钟

多重免疫组化(mIHC)的优化,抗滴定和荧光基团配对

在为多重免疫组化(mIHC)设计抗组合时,优化每种抗的稀释度和与之配对的荧光基团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确保目标蛋白均衡的信号集。

2020-04-23 课时:3分钟

专题讨论【ACE,ACE2受和新冠肺炎治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156分钟

专题讨论【SASR-CoV-2病毒受和病毒进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150分钟

彭志勇【危重症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71分钟

颇尔实验室产品在生物治疗单克隆抗研发中的应用

生物治疗在许多医疗领域有深远的影响,主要在风湿病,肿瘤学,心脏病学,皮肤病学,胃肠病学,神经学等。颇尔实验室过滤产品组合可以在单克隆抗前期研发细胞系开发和克隆筛选2个关键工艺中助力并加速最终单克隆抗的产生,提高研发效率。 直播解读: 1、细胞系开发和克隆优化选择中关键应用点的过滤技术解读 2、整合澄清和除菌过滤两种技术的24孔板新品发布 3、切向流超滤新品Minimate EVO介绍 4、 颇尔实验室除菌滤器,浓缩离心管,囊式滤器等应用选择指南

2020-08-07 课时:56分钟

外泌功能学研究前沿追踪

外泌是由活细胞分泌的30-150纳米的微小囊泡,身材小,却是近几年来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外泌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项目总计约600项,总金额达2.54亿元,同比增长了44.5%,并且仍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逐步向临床和应用研究拓展的同时,外泌中搭载的各种分子的具功能、作用机制等仍存在很大的未知空间。外泌携带蛋白质、脂质、DNA、RNA等信息物质,通过传递这些分子对细胞通讯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免疫应答、病毒感染、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了解外泌的精准通讯功能及对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具作用机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作为基础研究的技术基石,如何获取高纯度的外泌仍然是目前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外泌的分离提纯及检验技术的更新突破也一直是业界研究开发的核心之一。 生物谷携手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品牌IBA推出外泌空中讲坛,聚焦外泌功能学研究板块,邀请该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一起探讨当下研究中的难点与焦点。除专家报告外,本次讲坛也将设置在线答疑环节,邀请观众与专家深入交流、共话外泌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20-11-11 课时:89分钟

显微活成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离不开生物成像技术的发展,虽然生物成像领域的各种显微成像技术和共聚焦技术在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对于细胞在动物上如何实现运动、增殖或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显微活成像技术应用而生。该技术能够实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外研究转移到动物内研究,直接监控活生物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尤其是可以直接观测活动物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并且其凭借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势,现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学、药物研究、细胞标记、基因表达与基因功能的研究、细胞凋亡等研究领域。 鉴于显微活成像技术多方面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谷携手全球显微镜与科学仪器的知名品牌徕卡共同举办本次讲坛,希望通过本次讲坛能够充分与从事显微活成像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达成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显微活成像技术的发展。

2020-11-19 课时:102分钟

Berkeley Lights单细胞光导平台专题(三):加速困难靶点的先导抗发现——Beacon平台抗发现的最新解决方案

过去三十年内人们开发出很多抗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以及癌症。然而,针对GPCR和离子通道等困难但很有前景的靶点,利用传统技术进行的抗开发整上进展缓慢而且有限。 杂交瘤技术由于细胞融合效率造成B细胞多样性的损失,文库展示技术存在亲和力和重轻链配对问题,新型单B细胞技术虽通过绕过杂交瘤技术的细胞融合步骤来获取更高B细胞多样性,然而大部分单B细胞方法不能提供抗功能相关的信息,对无功能抗进行测序、克隆、表达和表征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平台基于专有的光电定位及纳流技术,能够在微流控芯片上对成千上万个单B细胞进行精确操控和分离、并进行功能表征及回收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大大缩短抗发现周期并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显著提高了抗药物发现的效率。 本次网络研讨会我们邀请到Berkeley Lights公司抗发现高级产品经理Anupam Singhal博士,对基于Beacon平台的最新工作流程在困难靶点抗发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2021-03-16 课时:58分钟

外泌会前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郭培宣教授讲解外泌靶向递送最新研究

外泌天然囊泡,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在药物尤其是大分子的递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天然的外泌靶向性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提取的外泌聚集在肝脏上,那么将其如何改造才能达到良好的药物递送效果呢? 内诱捕一直是药物输送中难以克服的挑战,郭培宣课题组报道了用叶酸-外泌介导的siRNA递送。这是一种优化的抗癌药物递送的新方法,该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证明了能高效抑制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三阴乳腺癌。郭教授团队发明新型RNA纳米技术以配“装饰”外泌去靶向输送siRNA 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Nature Nanotech, 2017)。利用抗样(即Y形状)RNA纳米颗粒的方向性, 可有效地将RNA治疗剂特异性地装进外泌, 也可将配“装饰”在外泌表面以靶向肿瘤细胞。 利用RNA纳米技术以外泌结合控制它们的去向,以产生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成功靶向三种癌症的载有治疗剂的外泌

2021-04-20 课时:7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