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韩天富:世界大豆业技术发展动态

韩天富,大豆育种专家。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常设委员会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大豆适应性改良的原理、技术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在大豆光温反应、品种选育、分子育种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共主编、参编著作11部,主笔编写国家和行业标准3项,发表论文90多篇;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1999年)、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2004)、“先进农业科研人员”(2005)、和“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7年)等荣誉称号。

2015-04-16 课时:41分钟

窦元珠:可穿戴品的技术动向

医疗资源失衡,慢病患者激增,人口老龄化,医疗费高腾是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拥有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满足人们对健康需求,绕不开各种技术手段的提供。

各种廉价、小型、使用方便的传感器开发是技术手段提供的重要环节。在健康的关键词下有医疗、慢病管理、老人守护、健康管理、运动管理等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范畴。在上述范畴的许多场景,如慢病管理、健康监测及运动监测,需要实时,长期,日常,无拘束状态的测量、这来带了可穿戴式品的需求高涨。

可穿戴式品的主要应用对象是未病,愈后,慢病,健康管理等非一般病患人员。其品形态可扩充为 粘贴,佩戴,穿戴,吞咽,非接触四种形态。 其采集的信息,主要以心率, 心电,呼吸率,血氧,运动量为主, 将来渴望在血压,血糖的方面有所突破。除了传统的生理指标( 如血压血糖血氧体温体重) 测试设备,还需要‘睡眠,活动,如厕状况监测等’生活传感器’, 结合数据上传,云存储,个性化云计算技术,通过长期和日常条件下的生活数据采集监测,来实现个人健康趋势的推测,改善未病阶段的健康状态控制,减少重度发病率,以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持个人健康。

2015-04-17 课时:8分钟

王弢: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及品研究进展

癌症是个慢性病,往往有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发展史,早期癌症隐匿性很强,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仅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很难及时发现,一旦检出,大部分处于中晚期。

癌症基因组学的发展使人类对癌症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是全新肿瘤标志物的诞生以及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新突破。有了学科发展和技术突破的保障,使我们能够从分子水平入手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及术后复发监控。

目前已建立了血浆及组织突变检测平台、甲基化检测平台、mRNA表达量检测平台、肿瘤标志物检测平台、免疫功能检测平台、拷贝数变异检测平台等多个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并正在建立二代测序和串联质谱检测平台。

独创了qPCR-MCG、MethyASA-qPCR、preMiD等新型分子检测技术,目前已有多个品获得了CFDA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已有多个独家专利的肿瘤标志物品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并且正在开发多个新的候选标志物,这使我们能够建立并实施从肿瘤的超早期筛查直至术后监控的全套肿瘤防治方案。

2015-05-27 课时:43分钟

邢婉丽:分子诊断的官学研用实践

邢婉丽: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2015-06-01 课时:49分钟

人工流 到底伤害了谁?

每天,大量的不孕不育患者来到以生殖医学著称的北医三院,只为怀上一个孩子。同样是在这里,妇科王威医生的大部分日常工作,却是通过手术取出尚未发育的生命。流不只是一个生命的流逝,还会带来许多无法预测的伤害。女性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如何保护好自己呢?带着问题去看演讲吧。
本视频由Health Talk授权播出。

2015-06-11 课时:38分钟

韩忠朝:围期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韩忠朝: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细胞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

干细胞是一类保持未分化状态、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人体的发育及发育成熟后组织器官的维护中起重要作用。根据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干细胞可以分成胚胎干细胞、胎体干细胞、围期干细胞,以及成体干细胞。

期干细胞(PSC)又称出生相关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是指人和动物怀孕后伴随胎儿发育生的胎盘、脐带、脐血和羊水等围期组织中含有的干细胞,国际学术界简称为围期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采集方便、无伦理障碍、干细胞数量多、免疫原性低、增殖分化能力强、易于规模化制备等优点。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增殖、免疫调节以及造血支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合适的培养方案,胎盘干细胞可被用于多种疾病损伤的治疗,如辅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治疗组织损伤等。胎盘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入体内没有成瘤性,也不具备明显的促瘤性。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胎盘干细胞将会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2015-06-16 课时:28分钟

疫苗预认证的七年之路

本视频与大家分享做乙脑疫苗的预认证的一些经历和一些体会 疾病的破坏力,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都是极其严重的。通过疫苗可以做到预防疾病。
本视频由Health Talk授权播出。

2015-06-25 课时:21分钟

王春仁:组织工程医疗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要求

王春仁,医学博士,研究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室主任。

目前我国TEMPs的研究,已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因此,如何保证TEMPs品的安全有效,是实现TEMPs业化的关键。组织工程医疗品是复合型品,既有医疗器械的要素,也有生物制品的特性。

在国家863科技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组织工程方面的专家、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多项组织工程品的相关标准,提出了含细胞组织工程医疗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控制组织工程医疗品的质量:(1) 种子细胞: 品使用的活细胞的来源、特性、纯度、年龄、活性和功能性;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条件,细胞贮存条件及稳定性;作为供者筛选的诊断结果和其他检测的接受标准;制造过程中的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稳定性;潜在病毒表达如HIV-I/II,HBV、HCV、HTLV-I/II、CMV、EBV的检测等。(2) 材料和支架: 支架物理和化学要求,生物相容性按照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价。(3) 组织工程品: 终品中细胞的存活率、功能、稳定性、组织结构,无菌要求以及临床前的动物试验研究要求。

2015-06-30 课时:37分钟

姜红: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行业趋势及其品临床应用

姜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和德国双医学博士学位。

随着药物研发和对疾病认知的深入,尤其是随着各类组学的发展,以及新型检测技术的出现,个体化治疗日益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临床个体化用药不仅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决策、用药监测、甚至预后的个体化判断都起到关键作用。

CYP2C19基因检测主要针对临床使用的多种药物代谢(药物种类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增加),重点应用于氯吡格雷、质子泵抑制剂、抗真菌药物、抗抑郁和抗癫痫药物的剂量指导;ALDH2基因检测主要针对硝酸甘油和酒精代谢的指导,减少因用药无效导致的意外死亡,指导与酒精、乙醛相关肿瘤的预防;华法林敏感性基因检测主要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决定合适、安全的剂量,降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MTHFR基因型检测主要用于卒中及H型高血压的筛查,同时对生殖中心及妇幼系统的病因筛查和疾病预防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15-08-27 课时:41分钟

患者教育视频:屈大腿助

This video, created by Nucleus Medical Media, shows how clinicians use the McRoberts Maneuver to release a baby's shoulder from impingement on the mothers pubic symphysis during birth. The mother's legs are flexed toward her shoulders as she lays on her back to expand the pelvic outlet. A ghosted view of the mothers pelvis shows the baby's shoulder releasing from the pubic symphysis. Music: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2015-12-09 课时: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