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urrent Biology:全寄生植物盾片蛇菰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复制机制与转录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性,该习性在被子植物中独立起源了十二次,产生了4500多种寄生植物。寄生植物通常表现出营养器官退化、叶绿素部分或全部丢失、基因组特化等特征。研究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寄生习性的进化机制。植物细胞内有三大基因组,即核基因组、质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目前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主要聚焦于

2021-12-22

Nature:研究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膜蛋白超大分子复合物空间结构

  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是在一系列镶嵌在光合膜上的蛋白质超分子机器中进行的,通过光驱动光系统II(PSII)和光系统I(PSI)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及光合电子传递,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PSI和PSII催化两种类型光合电子传递,分别为线性电子传递和环式电子传递。在环式电子传递路径中,由NDH蛋白复合物

2021-12-13

Science:一种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变异的新方法消除了现有人类基因分型中存在的偏差

科学家们早就认识到,单一参考基因组不能代表人类的多样性,而且使用它给这些研究带来普遍的偏见。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和田纳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终于有了一个实用的替代方案。

2021-12-20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长春新碱有助于跨物种老化的自噬功能下降

自噬功能下降被认为是衰老的标志。在许多组织中,这种胞质内降解途径的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自噬诱导可以缓解许多生物的衰老,包括小鼠。自噬是神经元的重要保护途径,衰老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1-12-17

两篇Nature:深入阐明ALK受体的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出新型癌症疗法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ALK分子的结构,相关研究货位开发新型癌症疗法提供了新的路径。

2021-11-30

《自然》子刊:胖人先“胖”!科学家首次发现,在男性发胖之前,大脑已经出现了促肥胖的变化

 间歇性减肥,持续性发呆的奇点糕,每每感慨,减肥之难,难于上青天。奇点糕向大家介绍了一篇《细胞》子刊上发表的论文,研究发现,由于能量补偿机制,运动相关卡路里消耗所带来的减肥效果,被打了好大的折扣~好吧好吧,那更得管住嘴啦。呜呜呜,可是臣妾做不到啊TT,或许,变胖非我本意,而是掌管饱腹感和食欲的大脑神经网络出了问题?来自芬兰图尔库PET中心的Tatu

2021-12-02

BMC Plant Biology:杜鹃花属植物自然杂交区遗传结构研究获进展

 自然杂交(natural hybridization)是指自然条件下遗传上存在明显区别的两个物种之间成功交配的现象。自然杂交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据统计被子植物中约有25%的物种发生过杂交或基因渐渗。杂交物种形成与适应性进化机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探究自然杂交区内种群遗传结构与生殖隔离机制,有助于阐释杂交物种形成过程及其适应性进化机

2021-11-22

Science Advances:揭示基因组“无用”序列稳定染色质三维结构及细胞稳态机制

  人类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序列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非编码RNA、启动子、增强子和转座子等。作为在基因组中占比约98%的非编码区域,仍有大量是功能未知的,这些曾被认为是基因组中“垃圾”的区域,已被逐渐证实存在重要功能。基因组的三维结构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调控或其他细胞生命活动,然而,除了研究较多的增强子-启动子成环所形成的三

2021-11-19

我国科学家提出多区协同类控制架构

机器人精细操作是完成高精度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主要反馈源的显微视觉具有窄视野、小景深、平面成像等特点,导致小空间内的观测状态不能直接反映操作空间位姿,这种“所见非所得”给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精细操控提出了挑战。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

2021-10-23

Science子刊:解析出HIV病毒衣壳的三维结构,有助于开发出靶向HIV衣壳的抗病毒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基于电子断层成像和子断层扫描图平均化的新技术,解析出HIV衣壳单独存在时和与宿主因子结合在一起时的结构。他们还利用从电子断层成像获得的信息建立了整个HIV衣壳的原子模型,他们认为这可能作为开发靶向HIV衣壳的抗病毒药物的蓝图。

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