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揭示嗜铬细胞驱动慢性肠道疼痛和焦虑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供证据表明连接肠道和大脑的特定细胞和神经途径可能是慢性肠道疼痛的原因。这种针对慢性肠道疼痛的新见解为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和焦虑的治疗提供了希望。

2023-03-29

MIT/哈佛团队发现,百岁老人肠道中病毒多样性丰富,可调节菌代谢,或能预防感染

他们研究了百岁老人、老年人(60-100岁)、年轻人(18-60岁)和婴幼儿(1岁以内)的肠道病毒组数据,发现与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组更加多样化。而且,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的生活方式似

2023-05-31

《细胞·代谢》:武大人民医院团队揭示,菌消化掉了雌激素,促进绝经前女性抑郁症!

研究者们找到了未绝经女性肠道内的“致郁”肠菌,即K. aerogenes,其表达的3β-HSD酶能够有效将雌二醇转化为雌酮,从而诱导小鼠出现抑郁症的行为,并且在人类患者中也观察到K. aerogene

2023-04-19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李毅揭示了克罗恩病中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影响整个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药物治疗无法完全阻止CD的进展。大多数CD患者在一生中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023-04-15

深圳先进院严飞团队通过超声分子成像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评估肿瘤转移潜力

为了实现对肿瘤EMT变化的在体检测,研究团队对处在不同EMT状态的早期荷瘤小鼠和晚期荷瘤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了E-cad-GVs/N-cad-GVs超声分子探针,并对肿瘤进行超声分子成像检测。

2023-03-07

Gastroenterology:科学家揭示肠道纤维化在炎性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纤维化或许对于炎性肠病的疾病进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2023-03-23

Cancer Cell | 林东昕/吴晨团队揭示推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癌演进的全新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互作机制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高发的癌症,每年50%的新发病例在我国。由于目前食管癌的早期发现相当困难,导致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20%~30%。

2023-03-28

《自然·衰老》:长命百岁奥秘或在中!近300名广西百岁老人研究发现,与年轻人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或许是长寿的关键

未来研究团队还希望在中国更大规模的百岁老人队列中验证这一发现。期待他们的后续发现吧~

2023-04-25

JAMA|中山大学陈旻湖等团队合作提出炎症性病治疗新方案

Olamkicept(奥拉奇西普或TJ301)是一种可溶性gp130-Fc-融合蛋白,通过结合可溶性IL-6受体/IL-6复合物选择性地抑制白细胞介素6 (IL-6)反式信号。在无免疫抑制的炎症小鼠模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