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大学团队开发出新型超高灵敏度新冠检测设备

  当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首先会在呼吸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采集自个体口咽或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可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病毒。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是目前世界上检测新冠病毒的标准方法,但结果返回通常需要至少几个小时。由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冠变异毒株导致病例呈指数级激增,一些国家在面对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时压力骤增。因

2022-02-10

mBio:识别出有望攻击疱疹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来自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为攻击疱疹病毒的新方法打开一扇大门,虾姑干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两种名为AK-157和AK-166的化合物来靶向作用人类疱疹病毒中的2种金属离子依赖性酶类或许就有望抑制病毒的复制,这一研究发现或能提供几乎帮助开发抵御疱疹病毒的新型疗法。

2022-01-29

新型SARS-CoV-2检测技术在中国问世!不到4分钟就能得到准确结果!

2022年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生物流体中检测超低浓度的样本(100微升中1-10个拷贝)受到了背景生物分子高达几个数量级的阻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electromechanical detection of ion

2022-02-12

国家卫健委: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基础上 稳步实施20合1混采检测技术

  国家卫健委网站17日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解读称,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给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在目前5合1、10合1混采检测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积极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论证,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效率的技术方法。经开展临床真实样本验证,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的基础上,决定稳步实施20合

2022-01-19

这8家实验室入选《第一批合格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2022年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在官网上公开发布《第一批合格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2022-02-14

​Small: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的高通量、单细胞精度的活细胞力学检测生物芯片及应用

  活体微环境中细胞不断受到诸如拉力、静水压力和剪切力等物理力的作用。细胞对于外界信号的感知和响应是细胞的自我调节以适应和应答外界环境机械力的变化的一种重要机械特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空间结构、张力强度、弹性系数等发生变化时,癌细胞会做出相应的调节以改变自身的机械特性,一方面通过驱动并调整细胞形状、骨架结构以及粘附亲和度,产生特定适应

2022-02-08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一种新方法或能靶向作用扩散到大脑中的继发性乳腺癌

来自爱尔兰RCSI医学与健康科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其或能利用当前的药物来靶向治疗已经扩散到大脑中的继发性乳腺癌,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乳腺癌及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2022-01-29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品获批白内障人工智能检测医疗器械二类证

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鹰瞳科技(Airdoc)共同研发的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获批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沪械注准20222210002)。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团队研发的又一款眼病智能筛查检

2022-02-02

Nature: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了几十种促进锻炼的方法

在测试的53种处理方法中,有24种产生了明显的行为变化。显示出最大成功的处理方法是,如果参与者错过了在研究开始时安排的一次锻炼,那么他们就会回到健身房进行计划好的锻炼,他们可以得到大约一毛钱。这一毛钱是每项运动大约四分之一的标准奖励之外的额外奖励。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研究的这一部分,以找出让人们回到健身房的最有效的部分是什么。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