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leep :睡眠纺锤波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睡眠纺锤波,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量发生的大脑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关。可以通过在头皮上放置非侵入性电极的脑电图(EECs)进行评估。睡眠纺锤波被认为是一种“指纹”,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在夜间趋于一致。但目前对于确定哪些睡眠纺锤波参数是重要的还没有共识。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负担上升,迫切需要一种敏感

2022-01-21

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评估典范分析中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典范分析(canonical analysis)是生态学多元统计的核心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量化环境因子(解释变量)对多物种生物群落(响应变量)的决定作用。由于涉及参数较多,典范分析中的对具有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评估是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以往的分析使用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边际效应(marginal effec

2022-01-21

研究发现:除了受罪,宿醉没有治疗方法

  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饮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酗酒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甚至与某些癌症密切相关。通常,人们认为适度饮酒有益于健康,但事实并非如此。宿醉,属于轻型急性酒精中毒,多表现行为和意识异常。宿醉因饮酒过量,隔夜休息后,体内的酒精即乙醇已经完全排净,但仍有头痛、眩晕、疲劳、恶

2022-01-07

首个基于CRISPR的高通量COVID-19检测产品!DETECTR BOOST® SARS-CoV-2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

这是第一款基于CRISPR的高通量COVID-19检测产品,将CRISPR与实验室自动化相结合,用于SARS-CoV-2检测。

2022-01-25

Nature子刊:新方法在体外让人类心肌细胞取之不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大规模培养人类心肌细胞。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因为在体外进行心肌细胞增殖是非常困难的。通过使用一种特殊的技术,他们构建出一个取之不尽的人类心肌细胞来源,为心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

2022-01-10

PNAS:科学家开发出能预测癌症患者对药物产生反应的新方法—TRANSACT

来自荷兰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算法来预测患者对抗癌药物所产生的反应,这或许就能帮助研究人员迅速确定一些药物是否会对特定患者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即使是像化疗这样通常难以预测反应的复杂药物等。

2022-01-07

新型GRAB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胞外ATP的时空动态变化

 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Adenosine,Ado)等嘌呤类分子细胞内外广泛存在。胞内的嘌呤类分子主要负责调控细胞能量代谢等过程;而胞外的嘌呤类分子则作为信号分子(被称为“嘌呤类递质”),通过作用在其相应受体调节呼吸调控、味觉感受、睡眠等生理活动;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还参与调节癫痫、疼痛、炎症反应、脑外伤和缺血等病理状态。

2021-12-30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电刺激伪迹实时处理新方法

   闭环电刺激在运动障碍疾病调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对于持续电刺激治疗,闭环电刺激可以更小的刺激剂量取得更好的症状改善和更轻的副作用,但闭环电刺激的临床转化还需攻克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在电刺激位点的同步神经信号采集时如何去除刺激伪迹。近日,我国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在《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2021-12-28

DNA甲基化与癌症之NGS检测

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中研究最为深入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

2021-12-16

研究人员发展出利用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爱琴/李宁团队,联合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DNL0603)王峰团队,发展出一种利用乙醛和丙烯酸酯的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性质可调的共聚酯需求越来越高。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