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新研究解析出酵母核孔复合体的三维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快速骤冷和低温电镜与计算方法,构建出酵母核孔复合体(NPC)的综合模型,揭示了其核心支架的相互连接的结构。这项研究为两种构型提供了分子模型:一种是在分离的样本中更容易研究,以提供更详细的径向紧凑形式的概述,另一种是在活的酵母细胞中的扩展形式,尽管这种“原位”形式目前的可视化细节水平较差。

2022-01-07

Nature子刊: 激酶复合体mTORC2通过防止铁死亡促进病毒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的寿命

抗原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可以持续存在并提供快速和有效的保护,防止微生物再次感染。然而,记忆性CD4+ T细胞池长期维持的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

2022-01-26

Advanced Science:发现代谢丙酮酸在DNA损伤应答中的新功能

近日,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巍维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人员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Pyruvate facilitates FACT-mediated γH2AX loading to chromatin and promotes the radiatio

2022-02-01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我国科学家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潜在生物标志

  侧支循环状态在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帮助识别和监测侧支循环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将有助于卒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近日,我国科学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题为“FSAP aggravated endothel

2022-02-09

JIC:新型种系生物标志特征或能帮助预测患者接受抗PD1/PDL1检查点疗法所产生的副作用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新型的种系生物标志物特征,其或能成功预测哪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往往发生在高达十分之三的接受抗PD-1/PDL1疗法的患者中,这种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2022-02-08

CRL2-KLHDC3 E3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通过促进 p14ARF 降解抑制铁死亡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蛋白SLC7A11(通常称为xCT)的功能是输入胱氨酸进行谷胱甘肽生物合成,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上皮炎的影响,上皮炎是一种由脂基活性氧(ROS)积累驱动的非凋亡细胞死亡的调节形式。

2021-11-23

Science:构建出血液蛋白形态图谱,鉴定出有潜力预测肝脏移植排斥的生物标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体内的蛋白家族有可能预测哪些患者有可能会排斥新移植的器官,从而帮助患者做出治疗决定。这一进展标志着对特定细胞中的蛋白进行更精确研究的新时代的开始。

2022-01-28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

Neurology:摄入富含类黄酮类化合的食物或能明显降低帕金森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类黄酮化合物的帕金森疾病患者要比不摄入类黄酮化合物的患者而言拥有更低的死亡风险,这些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诸如浆果、可可和红酒等色彩丰富的食物中。

2022-01-29

Science: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裸盖菇素的非致幻类似,有望治疗精神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和裸盖菇素(psilocybin)的非致幻类似物,有可能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