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解析大豆荚着色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合作鉴定了调控大豆果荚着色的关键基因L1,解析了其分子机制,并阐明了深色豆荚对野生大豆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以及

2023-07-04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者们指出牛蒡子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虽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脏恶性肿瘤不可回避的治疗手段,但术后仍存在诸多问题,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不可避免,是临床难题。

2023-10-25

Cell子刊:志奇/朱永川团队揭示CDKL5缺乏症癫痫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机制与干预靶点

2003年中国学者陶炯与合作导师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Vera Kalscheuer教授在智力障碍伴婴儿痉挛患者中发现了CDKL5基因的突变。

2023-10-05

研究人员发现苦味皂合成新成员参与大豆种子萌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研究组利用基因共表达分析,在大豆103个BAHD类酰基转移酶成员中确定GmSSAcT1为候选基因。体外生化分析表明,GmSSAcT1可利用去乙酰化的Aa和Ab大豆

2023-08-10

Nature:发现尿可做为胰腺癌营养来源,尿磷酸化酶1或成为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证明了尿苷可作为营养来源在葡萄糖剥夺和KRAS-MAPK信号传导条件下供PDA细胞使用,阻断UPP1对小鼠胰腺肿瘤生长有深刻影响。这为治疗胰腺癌提供了新的可能的药物靶点。

2023-06-09

​Adv Sci:张岱/施一公/周瑞团队发现神经节脂GM1在调控阿尔茨海默病大脑淀粉样变性进程中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GM1在APP加工中的重要作用。GM1含量增加,能促进APP/PS1小鼠Aβ产生和斑块沉积,并加重认知障碍;GM1与PS1相互作用,改变γ分泌酶的构象并特异性促进其剪切APP-CTF

2023-10-07

华东理工团队利用解脂耶氏酵母高产虎杖达6.88g/L,系迄今微生物宿主中的最高滴度

近日,华东理工团队在 Bioresource Technology 杂志上发表文章”Metabolic engineering for the high-yield production of pol

2023-06-16

Nature:当缺乏葡萄糖时,胰腺癌细胞利用尿作为新的营养物茁壮成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和英国伦敦癌症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胰腺癌细胞用来生长的一种新的营养物来源:尿苷(uridine)。尿苷为生化过程和可能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深入的研究。

2023-05-24

eLife:董志强/魏君/南翔团队揭示神经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应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小鼠模型,揭示了神经干细胞(NSC)联合NSC来源的外泌体对缺

2023-05-06

研究揭示荔枝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降解和花色积累调控通路的“交点”

着色是果实品质形成的重要一环,鲜艳的果实色泽不仅吸引消费者,提高商品性,还展示了果实富含抗氧化活性健康成分。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