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破解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效应物网络

2021年3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耶尔森菌在内的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感染都依赖于通过III型分泌系统(T3SS)注入效应物。这些效应物通过多种机制劫持细胞过程,包括分子模拟和多样化的酶活性。虽然体外分析表明,不同的效应物可以表现出互补、相互依赖或拮抗的关系,但大多数体内研究都集中在不同的效应物对发病机制的贡献

2021-03-17

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效应及育种研究获进展

   重离子束是一种新型育种诱变剂,相比于其他诱变源,重离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简称LET)和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简称RBE),可以在较高的存活率下获得相对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由此创造优异的突变体。碳离子束作为重离

2021-03-04

Mol Cancer:揭秘炎性信号分子如何诱发机体致癌效应

2021年2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ancer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炎性信号分子和一种主要的癌基因之间此前未知的分子关联。研究者Johannes A. Schmid说道,我们花费了多年时间来研究机体炎性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方面,同时还揭示了这些过程在癌症

2021-02-22

抗体的效应功是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

2021年2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授权紧急使用的9种治疗和预防COVID-19的药物中,有3种是由所谓的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制成的药物。这类药物为患者提供了可以中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现成抗体,从而绕过了人体制造自身抗体的较慢、有时效果较差的过程。但这类疗法的开发并没有详细了解抗体如何在COVID-

2021-02-19

肥胖或会加速阿尔兹海默病的疾病效应

2021年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过重或许是大脑健康的一种额外负担,其或会加速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和影响效应。在这项开创性的多模式神经成像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肥胖或会导致神经组织的易

2021-02-03

Nat Neurosci:揭示免疫反应对衰老大脑的影响效应

2021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人类年龄增长,机体器官的功能会逐渐衰退。尽管过去很多研究都分析了衰老对机体、大脑和认知力的影响,但加速或减缓这些效应的神经性机制和环境因素,目前研究人员知之甚少。众所周知,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控制机体多种器官功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此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大系统都会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变化。神经

2021-01-12

不健康的饮食模式或会降低甚至抵消健康饮食所产生的健康效应

2021年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诸如地中海饮食等健康饮食方式常常会给机体健康产生积极性的影响,但在健康饮食中加入不健康的饮食给机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经常摄入不健康的饮食或会减少

2021-01-13

相同效应或适用于人类!

2020年12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狗狗有时候对着人的腿做出让人尴尬的骑乘行为(mounting behavior)通常与其性唤起有关,但或许并不总是这样,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Distinct hypothalamic control of same- and opposite-sex mounting behavi

2020-12-28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导的CRISPR-Cas9系统可提高基因编辑效率,同时降低脱靶效应

2020年12月9日讯/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能会引起不想要的遗传变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广岛大学和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很有前途的修复方法,即关闭CRISPR-Cas9基因编辑,直到它达到关键的细胞周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更精确的修复可能会发生。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他们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确的基因编辑,并抑制

2020-12-09

利用纳米孔测序研究人体组织样本等位基因效应对转录组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差异很大,大部分的常见复杂性状相关的基因组通过假定表达和剪接机制来发挥作用,如10%的致病突变都具有已知的剪接效应,RNA测序则能够很好的分析等位基因特异性并解读遗传变异。迄今为止的大多数RNA测序研究都使用短读长RNA测序技术;由于短读长容易出现多重定位的情况,因此很难确定异构体的来源,同时会给定量带来干扰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