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大气污染对儿童ADHD患病风险的粒径效应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董光辉教授团队联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于云江研究员团队共同在国际期刊

2023-06-05

中山大学科研团队解析珠三角6城市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及潜在人体暴露风险

该研究显示珠三角地区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存在季节差异,冬季浓度高于夏季,而PFAS前体(PFAA precursors)和PFAS替代品(PFAS alternatives)则呈现相反的季节

2023-08-14

研究揭示大气污染物联合暴露对城市居民心肺疾病死亡的风险

研究发现各大气污染物的长期暴露均可显著增加总非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肺癌死亡的风险,且不论是在空气污染物单独或联合暴露时,各死亡结局的浓度-死亡风险曲线均呈现出单向递增的无阈值

2023-05-16

科研人员发现大气污染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

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约414万人早逝,其中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早逝者占50%以上。然而,目前对PM2.5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2022-08-08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现大气超细颗粒物短期暴露与血糖升高的关联及机制

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s,UFPs),即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关键毒性组分。虽然其质量微乎其微,但对大气颗粒物的数量贡献极高。大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可被人体吸入肺部,进入循环系统,并扩散到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损伤。因此,超细颗粒物暴露的健康效应研究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目前为止健康效应的证据

2022-03-15

研究建立用于大气污染物毒性评价的人肺泡上皮诱导模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建立用于大气污染物毒性评价的人肺泡上皮诱导模型,该研究由实验室研究员Francesco Faiola、刘思金、汪海林和刘倩合作完成。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近年来,大气污染对人

2021-02-24

研究证明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显著改善公共健康

  大气污染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为保障人民健康、改善大气质量,我国2013年起实施了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为代表的一系列污染减排和治理措施。已有数据和研究表明,2013年以来我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迅速下降,但是否同时改善对

2021-02-10

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暴露引起血清脂肪因子降低

  近日,美国糖尿病学会和BMJ联合出版的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adipokines and exposure to fine and ultrafine p

2021-01-04

研究揭示大气老化过程会增强生物质燃烧细颗粒物的氧化应激

 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人体健康具有副作用,会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学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大气颗粒物细胞毒性和致癌潜势等进行研究,然而,有关气溶胶影响人体健康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颗粒物暴露后会诱发人体组织产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氧化应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

2020-11-05

研究揭示大气CO2浓度升高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机制

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根据计算大气CO2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70 ppm升高到目前的412 ppm(http://scrippsco2.ucsd.edu/#),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大气CO2浓度将升高到550 ppm,本世纪末达到700 ppm。研究发现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C3作物生物量提高,即肥料效应(CO2fertilization effect),但会导致植株氮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