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开大学研究者们为治疗高原肺水肿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策略

这项研究为神经酰胺-1-磷酸对高原肺水肿的保护作用提供了证据,特别是通过稳定昼夜节律和维持线粒体动力学,外源性C1P治疗可能是治疗HAPE的一种有希望的策略。

2024-06-18

Sci Transl Med | 南开大学赵强等团队合作发现​腹主动脉瘤的潜在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局部抑制可以预防AAA, AAA患者的主动脉组织中IGF1和IGF1R升高。

2024-05-06

Nat Nanotechnol | 南开大学团队发现糖尿病足溃疡新疗法:Janus脂质酶修复受损组织与促进愈合

该研究为DFIs和其他急性或慢性伤口感染(如静脉溃疡、烧伤和植入物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策略路径。

2024-05-17

Nat Cancer | 南开大学陈佺等团队合作发现通过LGR4靶向激活结直肠癌铁死亡克服获得性耐药

铁死亡是一种特殊的、受调控的坏死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和膜破裂。

2024-02-05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发现致病细菌穿越人体血脑屏障机制

近日,南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和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手段缺乏。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菌穿越血脑屏障的

2023-10-05

2019年11月22日Science期刊精华,南开大学发表一篇Science论文

2019年11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1月22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大进展!首次证实宿主细胞通过减少镁供应阻止细菌生长doi:10.1126/science.aax7898当病原体入侵宿主细胞时,我们的身体会使用各种方法来对抗它们。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

2019-11-27

Science:南开大学利用两步法将脂肪族胺转化为非天然氨基酸

2019年1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南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将脂肪族胺转化为非天然氨基酸的两步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1月22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arbene insertion into N–H bonds of aliphatic amines”。论文通讯作者为南开大学化学

2019-11-25

Science:南开大学曹雪涛团队揭示hnRNPA2B1识别病毒DNA并促进IFN-α/β产生

2019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识别病毒核酸可触发宿主对病毒的先天免疫应答。这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的产生,其中NF-κB信号转导调节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信号转导介导I型干扰素(IFN-I)的产生。通常而言,

2019-07-24

南开大学团队研究有望破解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之谜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作为对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内分泌治疗却备受耐药性的困扰,成为乳腺癌诊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日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正茂副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核膜蛋白LEM4诱发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分子机制。LEM4有望成为乳腺癌耐药治疗的新靶点。介绍该研究的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临床数据

2018-11-06

南开大学新突破:低毒小分子聚阳离子解决干细胞转染难题

基因治疗在攻克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帕金森症等方面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构成基因的核酸分子在递送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对应酶降解,缺乏高效的基因载体材料已成为基因治疗的最大障碍。最近,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郭天瑛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将廉价小分子聚乙烯亚胺成功转化为高效、安全核酸载体的新方法,该方法对其它聚阳离子的修饰同样适用,为其它研究者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业界龙头期刊《

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