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电脑芯片助恢复记忆 对人类有待实验

据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做了个帮老恢复记忆功能的实验,将电脑芯片插入老大脑,这项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下一步科学家们将它应用于人类身上。 这块芯片模仿小脑,这是一个用于控制和运动作用的区域。科学家用它来使实验室老大脑训练一种条件反射。 这个研究接下来的步骤将是把这项技术用于人类,治疗老年痴呆症、中风和其它脑损伤疾病。同时,它可以提高大脑功能的健康。

2015-03-26

具有早老性痴呆症的实验有助于新突破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一个研究团队14日发表报告说,他们成功培育出具有类似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症状的实验,能更好地“模拟”人类患者的症状。这将有助相关治疗手段的研发。

2015-03-26

科学家成功“改写”实验情绪记忆

人为改变记忆,不只是科幻热衷的主题,也是科学研究热点。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7日刊登最新研究报告称,科研人员成功“改写”了实验的情绪记忆,希望未来可将此技术用于治疗相关心理疾病。

2015-03-26

Cell Stem cell:获得连续克隆26代实验

日本理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在7日的美国《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借助用克隆动物培育克隆动物的“再克隆”技术,成功地用一只实验培育出了26代共598只实验。 克隆技术面临的一大课题是克隆动物生育率低下,繁殖代数越多,生育率越低。迄今为止,实验繁殖6代、牛繁殖两代就达到了极限。一旦提供可供克隆的细胞的动物死亡,遗传信息就会断绝。

2013-03-14

PLoS Patho:揭示泳动现象或更易于伤寒沙门菌进行感染靶点的选择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在线刊登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Near Surface Swimming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Explains Target-Site Selection and Cooperative Invasion”,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泳动现象或更易于伤寒沙门菌进行感染靶点的选择。

2012-11-18

生物谷专访赛业(Cyagen)基因敲除专家欧阳应斌博士

【生物谷-BIOONNEWS编者按】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

2012-04-16

Neuron:新药可逆转实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症状

4月1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神经元》Neuron上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一种新药,可成功逆转患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实验的部分症状。这一研究为此类遗传病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内X染色体形成过程中突变所导致的常见遗传病,也是孤独症和智力迟钝最普遍的遗传病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智力低下,例如学习能力缺失、认知障碍等,此外还伴有特异的身体和行为特征。

2012-11-18

Clin Infec Dis:弓形虫可致孕妇早产及婴儿机体损伤

左边:弓形虫,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转移;右边:弓形虫(绿色)进入了包囊中(Credit: R. McLeod, University of Chicago.)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发现弓形虫(T.gondii,可引起弓形体病)和新生儿严重的先天性缺陷高度相关。研究者运用血液检测技术从新生儿体内检测到了T.gondii的存在。

2012-11-18

BMC Biol:揭示盲裸抗癌的分子机制或为开发抑癌疗法提供思路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盲裸抗癌的分子机制,以及阐述了低氧环境在啮齿类动物长寿及抵抗癌症上的扮演的角色。 (Credit: Courtesy of Institute of Evolution, University of Haifa,

2013-09-07

Neuron:通过修饰特殊大脑受体就可使得老年的大脑变得“年轻”

2013年3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单个分子开关的翻转或许可以创建新的成熟的神经元的连接,新的连接就可以使得大脑在青春期少年的敏感和成年人的稳重之间的鸿沟上架起沟通的桥梁。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他们可以逆转这个过程,重新创建一种年轻的大脑,其可以促进成年的学习以及治愈能力。

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