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历会改变性格
人的性格一生中并非一成不变。许多人事隔几十年再遇到小学同学往往会发现,世事沧桑似乎已使对方变了一个人。德国近日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分析结果从统计学角度证实了这一点。 德国明斯特大学、莱比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2005年至2009年间进行的一项涉及1.5万余名德国人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和退休等重要人生历程对心理学“五大人格特质”的影响,进行了专项研究。
JBC:揭示神经变性疾病中蛋白质错误折叠的分子机制
来自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和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折叠的新型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Genes & Devel:科学家揭示老化和神经变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近日,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常见果蝇的小RNA分子进行研究来揭示疾病发生和老化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
拜耳眼科药物Eylea持续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视力
拜耳公布眼科药物Eylea III期VIVID-DME 2年期数据,与激光光凝相比,Eylea使患者视力取得了统计学意义的持续显著改善。今年6月,欧盟CHMP已建议批准Eylea用于DME的治疗。
Science:科学家发现引发机体神经变性的新机制
近日,来自霍华德休斯顿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小鼠机体中发现了引发神经变性的新机制,研究者发现了机体细胞器中的一种关键组分(转移RNA)的缺失或许会引发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
Arch Ophthalmol:ω- 3减缓视网膜色素变性进展
一篇发表在JAMA/Archives期刊之一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上的报道,揭示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成年人服用VitA补充剂4至6年后,距离和视网膜视力年下降率缓慢,因服用富ω- 3脂肪酸的饮食。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视网膜受损伤的眼疾。全世界大约2百万人(约1/4000)受这种典型的引起夜盲的疾病影响。
Ophthalmology:维生素C和E无法防止黄斑变性
近日,一项新的临床试验发现,服用维生素C和E能不能防止老年患者的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该研究报告在线发表在近期的Ophthalm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一直希望,维生素以及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黄斑变性组织侵袭性变化的发生。该疾病涉及视网膜中心的损害,这使得很难看到完整的细节。 研究发现,饮食中有更多抗氧化剂的人黄斑变性的风险较低。
J Clin Invest: 痉挛基因的发现提供了导致神经细胞变性的线索
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由剑桥大学Evan Reid博士和迈阿密大学Stephan Zuchner博士所领导,报道了基因reticulon2突变导致一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9上。HSP以腿进展性强直和挛缩为特点,由轴突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变性所造成。
J Neurosci:王伟等发现猕猴V4视区对真实和错觉轮廓方位感知不变性的加工处理
5月16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Equivalent representation of real and illusory contours in macaque V4”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主要由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生潘炎夏和导师王伟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
Stem Cell Rep:干细胞移植技术或可用于治疗个体年龄相关的老年黄斑变性
近日来自波恩大学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利用干细胞来替代受AMD损伤的眼部细胞,这种干细胞的植入可以使得在兔子眼部中存活数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