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Cell Biol:发现尼龙蛋白可促进细胞发生迁移 加速转移性乳腺癌研究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的尼龙蛋白,其可以促使小鼠机体细胞从细胞群体中脱离,并且从小鼠乳房中迁移出去;研究者还发现,如果细胞中尼龙蛋白失活,则并不会导致单一细胞发生迁移运动,该研究或为研究者揭示癌细胞的转移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希望。

2014-03-15

Acta Geol Sinica:辽西发现新种鸟类化石“林氏星海鸟”

近日,地科院地质所王旭日博士在辽宁北票四合屯发现了一种新的鸟类化石,命名为“林氏星海鸟”。

2014-03-12

Ethol Ecol & Evol:鳄鱼利用小树枝巧妙诱捕鸟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印度鳄和短吻鳄擅长使用工具,它们懂得如何巧妙地利用小树枝,引诱水鸟最终将它们吞食。

2013-12-09

Nat Immunol:GPR15是一种大肠炎症反应过程中T细胞向肠道迁移的“homing” 受体

T细胞的激活与分化是在各淋巴结中发生的,因而激活后的T细胞需要经过特定的引导才能来到组织间隙行使功能。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T细胞表面表达一类趋化因子受体,它们在相应配体的刺激下迁移到组织附近,并通过T细胞表面与表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相互作用使其稳定。

2015-01-20

J Cell Biol: 细胞核硬度影响干细胞和癌细胞的迁移

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发现lamin-A蛋白调控着细胞迁移通过微米级孔洞

2014-02-27

小蜗牛经鸟类吞食消化后仍可存活

北京时间7月24日消息,日本科学家表示,蜗牛被鸟儿吞下肚后,能够完好无损地幸存下来。日本母岛上的暗绿绣眼鸟喜欢吃微小的陆地蜗牛。他们发现,15%的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后仍然活着。 鸟儿排泄物里的小蜗牛能够幸存下来 蚤蜗牛是母岛上最常见的一种蜗牛 这些证据表明,鸟儿的捕食行为可能是蜗牛群体扩散到其他地方的一个关键因素。

2012-11-18

迁移中细胞遭遇环境变化时偏好右转

血管间充质细胞(vascular mesenchymal cell)利用左右不对称(left-right asymmetry)形成模式结构。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病人自己的干细胞重建肝脏或肾脏将会怎么样?如何有助于再生因诸如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之类的疾病而受损的组织?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的一项新研究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组织在体内如何形成和组装,从而朝人工组织再生的最终目标走近了一步。

2012-11-18

Oncogene:阻止脑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性信号传导途径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图片来自Keith A. Johnson (keith@bwh.harvard.edu)和J. Alex Becker (jabecker@mit.edu) 脑癌很难治疗:它不仅顽强抵抗大多数化疗,而且足够灵活地从放疗或手术位点迁移到他处导致癌症再生。如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新研究表明如何阻止这两者发生。

2012-11-18

Current Biology,:新机制影响细胞迁移

近日研究发现,细胞迁移对多细胞生物体的生理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胚胎发育期间单个细胞和细胞集群可以移动相对较长的距离,细胞迁移在伤口愈合和许多成年动物的免疫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不受控制的恶性细胞的迁移也会导致癌症的入侵。

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