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加坡科学家找到控制伤口愈合及帮助皮肤细胞迁移的分子“开关”

四名新加坡医学生物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过去两年里,对多名健康者及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受伤后的应对机制进行研究,最终找到了控制伤口愈合及帮助皮肤细胞迁移的分子“开关”。 伤口愈合是复杂的生理机制,主要步骤包括最初血液凝固、接下来的皮肤细胞迁移等,愈合速度因伤口深度而异。如果是普通的擦伤,健康者的伤口愈合速度只需几个小时,但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不一样。

2015-03-26

P63或可在临床上有效预测前列腺癌的迁移

P63是p53家族成员的核转录因子,与p53在序列和结构上有很高的同源性,但p63具有两个不同的启动子和多种内含子剪接方式,编码多种亚型蛋白,并且这些亚型蛋白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P63还可以激活p53的靶基因,从而参与p53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同时,p63在肿瘤的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2013-05-12

Nature:郑晓廷等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研究获进展

3月1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in Early Cretaceo

2013-03-18

秘鲁安第斯山脉现鸟类新物种 全身彩色吃果实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鸟类学者8月8日在秘鲁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发现了一种全身彩色、吃果实的鸟类新种,并为之命名。这一发现的论文发表在了美国鸟类学者协会的官方出版物《海雀》(The Auk)杂志上。 该鸟类新种被命名为“Sira Barbet”,学名为“Capito fitzpatricki”。该鸟类的面部为黑色,腹部呈灰白色,胸部是鲜红色。

2015-03-26

:始祖鸟及其近亲排列羽毛方式与现代鸟类不同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的徐星研究员近年来成果斐然,单论在Nature这一顶级杂志上发表重要生物进化方面的成果,他就发表过15篇(包括2012年最新成果),今年九月,Nature杂志还在人物特写栏目中以“China's dinosaur hunter: The ground breaker”为题,特别介绍了这位学者。

2012-12-26

PNAS:揭示肿瘤细胞在空间受限环境中快速迁移的机制

在一项研究中,美国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教授Sanjay Kumar实验室发现肿瘤细胞在体内有限空间中能够迁移得更快。2012年6月11日,这篇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共同作者为Sanjay Kumar和博士后研究员Amit Pathak。 科学家们知道,肿瘤对组织的浸润受到组织机械性能如硬度和组织微观结构特性如孔径大小的调节。

2012-11-18

: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鲍岚研究组发现α-tubulin乙酰基转移酶MEC-17调控神经元迁移的新机制

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前体细胞会不断的增殖,新生的神经元要不断迁移以适应大脑皮层发育的需要。皮层神经元迁移对于皮层结构和神经环路的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细胞骨架微管对于皮层神经元的迁移至关重要。

2012-11-18

J Cell Biol:发现尼龙蛋白可促进细胞发生迁移 加速转移性乳腺癌研究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的尼龙蛋白,其可以促使小鼠机体细胞从细胞群体中脱离,并且从小鼠乳房中迁移出去;研究者还发现,如果细胞中尼龙蛋白失活,则并不会导致单一细胞发生迁移运动,该研究或为研究者揭示癌细胞的转移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希望。

2014-03-15

Acta Geol Sinica:辽西发现新种鸟类化石“林氏星海鸟”

近日,地科院地质所王旭日博士在辽宁北票四合屯发现了一种新的鸟类化石,命名为“林氏星海鸟”。

2014-03-12

J Cell Biol: 细胞核硬度影响干细胞和癌细胞的迁移

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发现lamin-A蛋白调控着细胞迁移通过微米级孔洞

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