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dw Res:研究发现正处于细胞分裂期的动物胚胎化石
瓮安生物群是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磷矿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的一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化石库。其中以三维立体形态保存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之一,为人们了解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美绝伦的研究材料。自1998年以来,瓮安生物群就以动物化石的发现而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不过,这些动物胚胎化石的生物学属性仍然存在一些争论。
Proc.R.Soc.B:陡山沱化石并非硫珠菌
对陡山沱化石进行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它们并没有像硫珠菌那样腐烂 12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刊登的一项报告"Experimental taphonomy of giant sulphur bacteria: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bryo-lik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ssils"说...
22枚走私美国的恐龙蛋化石移交中国
当地时间12月1日,中美双方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举行仪式,由美方向中方移交一批恐龙蛋化石,这批22枚恐龙蛋化石中有19枚含有恐龙胚胎,弥足珍贵。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邱绍芳大使与美方代表签署移交证书。
Nature:中国发现一种保存很好的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我们关于灵长类演化最早阶段的知识受限于化石记录中所存在的空白。来自中国“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前)的一种很小的、非常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的一个近乎完整的、基本上还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的骨架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一新发现的灵长类动物似乎是眼镜猴的最早已知近亲,说明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化的时间非常早。
CFDA受理海正药业3.1类化药原料药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网站显示,海正药业(600267.SH)申报临床的3.1类化药原料药替西罗莫司和制剂注射用替西罗莫司获受理。目前国内尚无该产品上市销售。
PNAS:研究发现化石蚊子腹中最后吸的血
一项研究发现,一个古老的化石蚊子的腹中含有它最后吸的血,这证实了这些昆虫在4600万年前以血为食。大约1.4万种现存的昆虫吸血,包括跳蚤、蜱和蚊子。尽管这种觅食策略看上去在一批生物中间独立进化出来,这种行为的化石证据罕见。Dale Greenwalt及其同事报告的证据显示一只来自美国蒙大拿西北部的吸饱了血的蚊子在进食之后不久死去,并且从中始新世以来就保存在页岩中。
Science:"活化石"揭示光合作用起源
最近,灰胞藻门藻类(Cyanophora paradoxa)完整基因组已被美国罗格斯大学Debashish Bhattacharya博士带领的一个国际协会阐明。佛雷堡大学Stefan Rensing博士和生物学教职工Aikaterini Symeonidi通过进行编码转录因子分类和种系发生的分析致力于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查和清除基因组污染。 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前期Science上。
寒武纪大爆发:数亿年生物化石隐藏起源之谜
据国外媒体报道,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两千多年前以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为背景,描绘了神话世界中的历史传说,该巨作就是《变形记》。在作品中大量虚构了任务或者真事的变形事件,其中有人物变成各种动物、植物的情节。但是,现实世界中是没有这样的奇迹的,有的只是蝌蚪变成青蛙、毛毛虫变成蝴蝶的事实。想想看,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体形态和生命周期,却来自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这肯定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过程之一。
Inorg Chem:新型铜类化合物或可有效抑制癌症扩散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包含铜的分子,可以特异性地同DNA相结合来抑制癌症的扩散,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Inorganic Chemistr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