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达伯舒®联合健择®和铂类化疗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取得积极数据,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2020年5月7日,礼来制药(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LY)和信达生物制药共同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创新PD-1抑制剂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一项随机、双盲、III期对照临床研究(ORIENT-12)——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以下简称信迪利单抗)联合健择®(注射用吉西他滨,以下简称吉西他滨)和铂类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鳞状

2020-05-07

糖基转移酶改造与三萜糖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植物来源天然产物,此类化合物经糖基化可以增加修饰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其生理活性、生物利用率以及植物细胞内运输和储存能力。糖基转移酶是三萜类化合物糖基化的重要催化剂,植物来源的糖基转移酶相比于微生物来源的糖基转移酶,催化生成的产物更具专一性,合成三萜皂苷更具有生理功能。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糖与天然活性物质研究团队,在

2020-04-18

Metab Engin:新型肽类化合物—缬氨霉素有望治疗SARS-CoV-2感染

2020年4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一直在加紧生产一种有希望的药物来有效杀灭细胞培养物中的SARS-CoV病毒,如今这种药物或许也有可能有效对抗SARS-CoV病毒的近亲—SARS-CoV-2的感染。图片来源:NIAID-RML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etabolic Engineering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中国上海

2020-04-15

研究揭示鱼类天然免疫受体NOD1抗病毒作用机制

 先天性免疫反应是机体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这种快速非特异性的反应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与结合。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NLRs)家族成员NOD1是经典的抗细菌相关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尽管已有研究显示脊椎动物的NO

2020-03-20

研究揭示海洋最深鱼类嗅觉的适应性进化

深海作为地球表面最后未被人类大规模进入或认知的空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5%。海斗深渊(6000 -11 000m)是地球上最不为人知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压、温差巨大、终年无光、食物匮乏等特殊极端条件,是常规生命形式的禁区。但在海斗深渊中仍有鱼类生存,其中以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命名的马里亚纳狮子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深的脊椎动物,达到8100m。令人惊奇的是同很多长相

2020-01-03

早白垩世鸟类化石显示鸟类牙齿退化模式的多样性

11月12日,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邹晶梅、周爽、周忠和有关基干今鸟型类演化的工作,揭示了牙齿退化在原始鸟类中的多样性,甚至在姐妹群支系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模式。今鸟型类(Ornithuromorpha)是中生代鸟类的一大类群,所有现代鸟类都是从中演化而来的,其最早的化石记录追溯到

2019-11-17

科学家成功从190万年前巨猿化石中提取到遗传物质

   伦敦时间11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与丹麦科学家在距今190万年的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到遗传物质,揭示了早已绝灭的巨猿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论文共同作者、广西民族博物馆博士廖卫介绍,遗传物质是从一枚巨猿牙齿化石里提取的,这枚牙齿化石出自广西田东县的一个山洞。据介绍,巨猿是目前已知的生活在地球上体型最大的一种灵长类动物。现已发现的巨猿化石可追溯

2019-11-15

智利猴化石揭示人脑高速演化趋势

中美两国科研团队对一块2000万年前的智利猴头骨化石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支系的类人猿大脑“按部就班地”演化,只有人类支系的脑演化具有跳跃性。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人类增大的大脑并非是演化中缓慢积累的结果,而是自700万年前与大型猿类分开演化以来,按照不同于其他类人猿的演化模式高速发展的结果。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美国同行合作完成。该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对新华社记

2019-09-01

Nat Commun:诸如苹果和茶叶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或能保护机体抵御癌症和心脏病发生

2019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迪斯科文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苹果和茶叶)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癌症和心脏病,尤其是对于吸烟者和重度饮酒者。图片来源:Anna Vovk/Adobe Stock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3年间评估了53048名丹麦人的饮食状况

2019-08-20

研究揭示骨鳔鱼类适应辐射的分子机制

  骨鳔鱼类包括鼠鱚目、鲤形目、脂鲤目、鲇形目及电鳗目的所有物种,占据了全球淡水鱼类的68%,是淡水鱼类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骨鳔鱼类的物种适应辐射被认为与之特有的关键性状密切相关。第一个关键性状是骨鳔鱼类的最前端几个脊椎骨特化成具有听觉能力的韦伯氏器,可以将鱼鳔感受到的声波传递到内耳,有效提高感受外界声音的敏感性。第二个关键性状是大部分骨鳔鱼类具有惊吓反应,当受到捕食者的攻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