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乳腺癌对紫杉醇敏感
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发现了乳腺癌的一个关键特征使乳腺癌对紫杉醇治疗变得敏感或抗性,而且这可能被用来帮助识别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取得治疗成功。
Mol cancer: 肿瘤相关外泌体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肺癌转移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在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肿瘤转移是影响治疗效果、缩短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恶性肿瘤。研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肺癌转移的早期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再鼎医药与微医达成战略合作: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2021年9月27日,再鼎医药(纳斯达克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代码:09688)与数字医疗健康平台微医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探索肿瘤疾病领域新型合作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研究报道红藻藻胆体-光系统II复合体的原位冷冻断层三维结构
海洋藻类为适应海底微弱的光环境进化出不同于高等植物的捕光系统。藻胆体(phycobilisome, PBS)则是蓝藻和红藻位于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超分子捕光复合体, 具有高效捕获传递光能的作用。藻胆体捕获的光能进一步传递给镶嵌于类囊体膜内的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在这个重要场所进行电荷分离,利用光能分
雌核生殖银鲫雄性特异微小染色体研究中获进展
单性生殖缺乏减数分裂同源重组,导致有害突变积累以及阻碍遗传多样性产生,因此单性生物类群通常被认为是进化的死胡同,无法长期存在。然而,雌核生殖银鲫生存时间已经远长于其预测的灭绝时间,并展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此外,不同于其他单性脊椎动物,雌核生殖银鲫野生群体中存在少量的比例不等的雄性个体。因此,雌核生殖银鲫为研究
利用包装ZFP-DNMT3A融合蛋白的外泌体在体内高效抑制HIV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希望之城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抗HIV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骨髓、脾脏和大脑中的HIV水平,并阻止这种病毒在这些部位中的复制。
Science Advances:海龙科鱼类适应与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林强团队主导,联合新加坡国家科技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完成的研究成果,以封面Article论文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该研究揭示了草海龙附叶等性状进化的基因调控特征,证实了scpp5的假基因化是海龙科鱼类牙齿丢失的关键
医用气体等离子体刺激伤口愈合:证据和机制
伤口愈合的缺陷给病人和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近年来,一种基于活性氧和氮(ROS/RNS)的针对慢性伤口的治疗方法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研究揭示气候和土壤调控微生物残体在亚热带森林中的海拔分布格局
植物来源碳和微生物来源碳的输入与土壤呼吸作用和淋溶导致的碳损失之间的平衡决定着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传统认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是土壤碳积累的决定性因素,研究也多关注植物来源碳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积累和稳定的贡献,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周转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的海拔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异的关注较少,并且关于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