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子刊:乳酸让PD-1抑制剂变身“毒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为临床肿瘤大夫装备了新的武器弹药,以便更有效地狙击肿瘤。PD-1抑制剂里面的佼佼者,也是最早通过临床实验用于治疗的药物。P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靶向结合效应CD8+ T细胞上面的PD-1(促耗竭分子),以维持效应T细胞的存活及加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但是,目前PD-1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有效率还不足一半,这也

2022-02-18

CANCER CELL:CBS/H2S过表达通过下调CD44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近来Yuyang Zhang教授及其团队针对CBS/H2S的过表达展开了研究,旨在证明过度表达的CBS和外源性H2S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

2022-02-26

JITC:让DC靠近并激活T细胞,TIM-3抑制剂竟是抗癌届的“红娘”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大行其道。尤其在PD-1抑制剂大放异彩之后,其他的免疫检查点亲友们如TIM-3也不甘落后,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开始探索各自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看似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有效率并没有那么高,而且还得具体看是哪种肿瘤。比如,PD-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率就不足10%。PD-1抑制剂或PD-L

2022-02-17

小野制药Velexbru在中国台湾获批:首个治疗B细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BTK抑制剂!

Velexbru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PCNSL的BTK抑制剂。

2022-02-23

Nat Commun:新研究表明GRP78 CAR-T细胞有望高效安全地治疗急性细胞性白血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靶向GRP78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下称GRP78 CAR-T)。他们的GRP78 CAR-T细胞在实验室中成功靶向并摧毁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

2022-02-02

镰状细胞病(SCD)创新药!欧盟批准Oxbryta:第一个直接抑制镰状血红蛋白(HbS)聚合的药物!

镰状HbS聚合是导致SCD红细胞镰状化和破坏的根本病因。

2022-02-17

Science子刊:利用纳米颗粒递送帕博西尼和沙帕色替有望更有效治疗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两种作为靶向抑制剂的药物的新型组合使用,当以纳米颗粒制剂的形式递送时,延长了患有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也称为成神经管细胞瘤)的小鼠的生存期。

2022-01-31

Cell Rep:一种特殊蛋白或是急性性白血病细胞赖以生存的关键!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AML细胞或会依赖于一种此前鲜为人知名为SCP4的蛋白质来生存,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AML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2-01-21

《自然·癌症》:PD-1抑制剂治疗中T细胞的变化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然而从数据上看,对免疫治疗产生显着应答的NSCLS患者仍然只是少数。这说明尽管免疫治疗的原理我们都懂,但是对于其背后的复杂分子机制,以及同类型癌症患者的肿瘤免疫浸润细胞组分异质性,我们还不够了解。近日,由北京大学的张泽民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韩为东和胡毅两位

2022-01-22

《自然》子刊:全面消除肿瘤中的免疫抑制细胞,终于实现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但是,很多对ICB有反应的肿瘤在治疗后期会出现耐药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调节性T细胞(Treg)等,它们会显着抑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的浸润和功能,导致肿瘤继续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