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Ecology:揭示蕨类植物孢子强扩散能力下生态适应塑造的遗传分化格局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基因流常常扮演着消除特征性变异、维持遗传同质性,进而阻碍群体遗传分化的角色。以往研究认为,在具有高强度扩散潜力的类群中,遗传分化通常难以形成和维持。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扩散能力强的类群也可以形成显着的群体遗传结构,但这种“扩散-基因流”悖论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蕨类植物在维管植物中占据着重要的演化地位,具有独特的

2022-03-16

USP26在协调形成和吸收中的保护作用

骨稳态是通过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的平衡来维持的。成骨细胞起源于间充质前体,负责新骨基质的沉积和矿化,而破骨细胞是巨大的多核细胞,起源于骨髓单核细胞谱系,具有独特的吸收矿化基质的能力。

2022-02-23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植物microRNA跨界调控鱼类肌肉发育的现象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长约22个核苷酸小分子RNA,广泛参与发育、免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miRNA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的。自2012年始,陆续发现植物miRNA可以稳定存在多个动物(小鼠、蜜蜂等)组织中并且可跨物种调控基因表达,但在鱼类中很少报道。脆肉鲩(又称脆肉草鱼)是普通草鱼摄食

2022-03-11

对症用药,无法移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怎么治?

联合用药,或可克服耐药性。

2022-03-17

光污染与外来植物入侵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夜间灯光造成的光污染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环境问题,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光污染会影响不同植物的个体表现,进而影响群落结构。例如,前期研究发现光污染对窄幅分布的外来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广幅分布的外来植物。尽管这项研究暗示光污染可能加剧窄幅分布外来植物的扩散风险,但是光污染

2022-03-01

Plant & Cell Physiology:发现一个新的植物铁转运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在玉米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铁转运体ZmIRT2,该蛋白参与玉米体内铁、锌元素平衡的调控,为培育富含铁元素的高效作物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植物与细胞生理学(Plant & Cell Physiology)》杂志上。铁是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

2022-03-11

Developmental Cell:揭示RNA结合蛋白相分离在植物热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蘅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刘聪研究组合作,揭示两个保守RNA结合蛋白质RBGD2(RNA-binding glycine-rich group D 2)、RBGD4通过独特的酪氨酸阵列(Tyr residue a

2022-03-11

全球首个接受猪心脏移植病患死亡

美国马里兰大学9日表示,全球首个接受猪心脏移植的病患在术后两个月死亡。

2022-03-10

Nature子刊:浙大团队揭示植物性饮食与中国老年人死亡的关联

 既往多项以西方人群为主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表明,植物性饮食模式(即强调以自然植物源性食物为主,少量摄入动物源性食物)可潜在降低高血压、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和死亡风险。在少量摄入动物源性食物的基础上,健康植物性饮食更倾向于新鲜蔬菜、坚果等健康的植物源性食物;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则更倾向于腌制蔬菜、糖等不健康的植物源性食物。不同类型的植物性饮食

2022-03-09

Blood:中山大学赵萌团队揭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造血干移植新机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血液恶性肿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也是核辐射损伤的唯一治疗手段。近年来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的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细胞来源的难题。然而,仍然有5-20%的患者可发生原发或继发性造血干细胞植入不良,研究表明骨髓微环境损伤是导致植入不良的主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