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纸基光热可逆驱动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驱动器是一种能够在外界信号源刺激下产生位移响应或提供力学输出的器件,这种器件将电、热、光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按照既定程序转化为机械能。近年来,柔性纸基驱动器因其质轻、成本低、可弯折等特点备受关注,但因纸基材料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较差,如何在纸质基底上制备结构化驱动器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表面界面课题组采用3D打印实现了纸基光热驱动器件的快速制备。研究
动物实验揭示驱动母性行为的大脑机制
在动物界,雌性动物的抚育对于幼崽的存活至关重要。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雌鼠将幼鼠抱回自家窝里的“本能”源自一种特定神经细胞的信号传导。此前研究就发现,大脑中“内侧视前区”区域是与母性行为相关的重要区域,但对其中的具体神经信号机制并不清楚。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林大宇团队在这次的新实验中,考察了雌性小鼠同自家和别家“鼠宝宝”互动时其大脑“内侧视前区”的活动。结果发现,
Cell:不同类型的组织对癌症驱动基因存在着显著不同的敏感性
2018年3月2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数百个癌症驱动基因,并揭示不同类型的组织对这些基因具有显著不同的敏感性。这些发现有望改进科学家们对正常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理解。它们也有助解释为何单个癌症驱动基因在一些肿瘤中而不在其他肿瘤中出现,并且可能促进人们开发出更多的组织特异性策略来治疗癌症。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
特异性根系分泌物组分驱动的土壤C-N循环过程
森林根系分泌物输入在森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获得广泛认可和极大关注。然而,目前有关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学效应研究主要聚焦根系C源输入,而有关根系分泌物不同组分对土壤C-N养分循环过程的特异性影响研究甚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森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过程及其生态重要性的深入认识。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袁远爽在研究员刘庆、尹华军的指导下,利用该研究团队自制的根
华人科学家开发出微小光驱动纳米线调控神经活性!
2018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的大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黑箱子:快速移动的电信号如何转变为思想、行为以及疾病仍然是未解之谜。但是它是通过电信号完成的,因此就可以被侵入——问题在于找到一种精准、容易操作的方式操纵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图片来源:Nature Nanotechnology一项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展示了如何使用一种小的、光供能的纳米线来提供这些电信号。这项研究于近日发
研究发现逃脱衰老的细胞可能驱动肿瘤生长!
【从衰老中逃脱的癌细胞发现具有增强的驱动肿瘤生长的能力】一个由国际研究小组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由于使用化学疗法而逃离衰老的癌细胞具有增强的驱动肿瘤生长的能力。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的研究,涉及小鼠模型和癌细胞,在接触化疗药物后逃脱了细胞分裂停滞。与阿姆斯特丹癌症中心的Jan Paul Medema一起提供关于该团队在同一期刊上所做的工作的新闻和观点。为防止受损细胞分裂,
我国女性“两癌”精准筛查意识及行动调研报告在京发——近九成城市女性行动力不足,精准筛查意识待提高
导语:(北京,12月12日)今日,豪洛捷医疗(HOLOGIC)携手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在京举办了“中国女性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精准筛查意识及行动现状调研报告发布会”。会上,豪洛捷医疗(HOLOGIC)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许立、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代表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秦乃姗教授和毕蕙教授出席了活动。“两癌”高发,筛查需要
裴钢院士:中国将干细胞的前景看作是国家建设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早前,我国政府批准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规划中科技创新成为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中提出2020年将研究经费支出提升至GDP的2.5%,而在十二五规划中研究经费支出比值不到2.2%。在这些科研创新型研究中,干细胞研究也成为焦点话题。《“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中指出开展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等基础与临床研究
科学家成功利用基因组的社交网络寻找驱动癌症发生的基因突变
2017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任何一个肿瘤都可能有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基因突变,但对研究者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寻找到驱动突变,这些突变通常能够促进癌变效应,有望成为潜在疗法的新型靶点。图片摘自:Lauren Solomon, Broad Communications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一种开源
经济动机或会驱动某些医生对患者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决策
2017年1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澳大利亚,大约25个婴儿里就有1个婴儿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的方法降生的,其中包括试管婴儿(IVF)等,这些干预措施几乎都是由私人生殖诊所来提供服务的,而在繁荣的生育产业的支持下,这些体外受精技术未来前景可想而知。被认为符合IVF技术的女性可以在医疗保险的资助下进行无限次的体外受精周期,但每个周期中女性自掏腰包的费用从数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不等。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