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完成霍山石斛多糖11糖和龙眼多糖a-葡萄糖苷高达30糖的首次化学全合成

 糖类化合物是生命的三大基础物质之一,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细胞生长和增殖、免疫反应等。从自然界中分离提取纯的和结构均一的糖类化合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化学合成是一种有效的和可规模化的方法来得到纯的和结构确定的糖类化合物,从而可以深入研究其功能和发展新的治疗药物。然而,由于糖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问题,高效化学合成长

2021-04-23

铁皮石斛多糖生物合成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材,有长期的药用实践史,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目暗不明。以甘露糖和葡萄糖为主要成分组成的水溶性多糖被认为是铁皮石斛最主要的药效成分之一,含量可达34.06~43.27%。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多

2021-04-05

靶向GXM多糖的CAR-T细胞疗法可控制隐球菌感染

2021年3月8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基于细胞的创新癌症治疗方法被发现有希望控制由真菌引起的感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使用经过编程识别隐球菌属真菌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在体外和小鼠中都能有效地对抗感染。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ytotherap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lu

2021-03-05

J Biomed Mater Res A:红藻多糖会影响小鼠的免疫系统

2021年1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卡拉胶(carrageenans)是从红藻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作为稳定剂、增稠剂或果冻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卡拉胶对小鼠的免疫系统有明确的影响。这项研究是由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和立陶宛维尔纽斯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2021-01-03

铁皮石斛多糖修饰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资中心司灿博士在段俊教授的指导下,在铁皮石斛多糖修饰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等单糖组成的葡甘露聚糖(多糖)被认为是铁皮石斛中的主要功能活性成份之一。铁皮石斛多糖活性的高低与其乙酰化修饰程度有关,多糖中O—乙酰基含量越高,其水溶性越好且生物活性

2020-11-19

研究揭示盐胁迫下产胞外多糖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特征及相关多糖结构属性

 盐碱化是干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一些产胞外多糖的功能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胞外聚合物,能够通过螯合Na+、K+和 Ca+2等金属离子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产胞外多糖功能菌在基因水平如何调控?其胞外多糖结构如何变化?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极端环境微生物研

2020-11-13

揭示脂多糖调节子的精细化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生素

2020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代谢途径的产物通过诱发该途径中一种关键酶类的活性的下降而减少其自身的产量时,就会发生反馈抑制,诸如此类抑制会控制脂多糖分子(LPS,lipopolysaccharide)的产生,而LPS是某些细菌外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推测,负责调解LPS生物合成的反馈信号通路要么是LPS本身,要么

2020-08-20

多糖贮积症Ⅰ型特效药艾而赞®在华获批,儿童罕见病迎来新“解法”

2020年6月3日,赛诺菲今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注射用拉罗尼酶浓溶液(商品名:艾而赞®,Aldurazyme®)用于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PS Ⅰ)患者的长期酶替代治疗,用于治疗疾病的非神经系统表现。

2020-06-03

研究揭示裂解多糖单加氧酶与底物相互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及糖工程研究组研究员尹恒团队与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合作,在裂解多糖单加氧酶(LPMO)与不可溶的纤维素底物相互作用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揭示了LPMO与纤维素底物相互作用的模式,并确定了决定这一过程的关键氨基酸,从而解释了LPMO的底物偏好性和区域选择性。酶与底物的相互

2020-05-11

血凝因子或能通过水解脂多糖来杀灭多种多重耐药细菌!

2019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四川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凝血因子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多重耐药细菌的新型疗法,凝血因子主要参与了机体损伤后的凝血过程。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多重耐药细菌所诱发的感染是如今全球所面临的重要公众健康风险,而人类往往缺少抵御这些耐药性细菌的药物,研究人员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