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人数据显示,抗炎饮食对心脏代谢疾病患者的认知有潜在保护作用
心脏代谢疾病患者采取抗炎饮食模式,相比促炎饮食,与痴呆症风险降低和大脑灰质体积增加、白质高信号体积减少有关。这一发现与一直以来对炎症在衰老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的认知相一致。
2024-08-15
两度被《柳叶刀》点名的中国饮食,造成的死亡世界第一,还增加糖尿分风险
结果表明,高升糖指数、血糖负荷饮食与增加糖尿病风险相关,食用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饮食饮食可能会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BMI较高、腰臀比较高的人。
2024-06-25
《科学·进展》:天津医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胰腺癌干性和化疗耐受性的新机制,饮食干预或可破解!
对100多例PDAC组织样本进行分析发现,BICC1能够帮助PDAC细胞维持癌症干细胞特征,上调与干性相关的基因,增强成球能力等干细胞特性。沉默BICC1会导致癌症干细胞的占比大幅降低。
2024-07-07
高盐饮食警报!JAMA Dermatol:每天多摄入一克钠或让湿疹发生的可能性增加22%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限制膳食中钠的摄入或许能作为一种针对人类特异性皮炎的成本效益高且低风险的干预措施。
2024-06-14
高脂饮食如何改变色氨酸代谢并引发心脏病?Nat Commun揭示:肠道IDO在调节色氨酸代谢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性影响
这项研究揭示了肠道IDO在调节色氨酸代谢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性影响,为开发针对肠道相关炎症性疾病的新型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4-08-31
柳叶刀子刊:点名中国饮食,升糖指数最高,增加糖尿病风险
这项跨越五大洲的跨国队列研究表明,中国人的饮食模式升糖指数最高,而高升糖指数饮食增加糖尿病风险,尤其是对于BMI较高、腰粗的人,食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或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
2024-05-04
32国5万余人分析显示,携带芽囊原虫竟与更健康的饮食和更好的心脏代谢特征有关
芽囊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生物,有多种不同亚型(ST),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更高,可达100%。根据2000年的数据,美国感染率约为23%。
2024-07-14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研究发现,这种饮食方式,有益大脑健康,脑容量更大
饮食模式可能会显著影响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大脑结构,结果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呼吁大众进行均衡饮食,以促进长期大脑健康。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