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菌隐蔽的感染途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个体患肺部囊肿性纤维化的致病菌隐藏的感染路径。这种名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菌对人类无害,但是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却有致命威胁。

2014-09-05

PNAS:科学家开发出可杀灭皮肤致病菌的新型离子液体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一些离子液体可以渗入皮肤和细菌的生物被膜中,这或许会开发治疗皮肤感染的疗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文章中,研究者表示,他们合成了新型的离子液体,并且对其渗透入皮肤和生物被膜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其毒性也进行了测试评估。

2014-08-29

PLoS Pathog:致病菌间的信号交流分子或为新药研究新靶点

此图为铜绿假单胞菌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IF 9.079 2010)刊登了荷兰和以色列研究人员最新的一篇综述文章“Microbial Spy Games and Host Response: Roles of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mall Molecule in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Species。

2012-11-18

Science:控制致病菌的毒力 使其和肠道微生物互相竞争

致病菌吸附到肠道壁上的两种视图 (Credit: U-M - Nunez laboratory) 从发展中国家的小村庄到美国的郊外,每年致死性的大肠杆菌都会使得数百万人患病,甚至使得许多儿童致死。如今来自密歇根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者研究指出,在受害者体内痢疾正在肆虐着机体肠道,为此,研究者同时给出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2012-11-18

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基因组演化情况

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报告,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法,他们追踪了一种细菌病原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爆发的演化情况。新研究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流行病设置的应用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研究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其基因组的演化提供了新观点。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的爆发会导致肺炎。

2012-11-19

PLoS One:蜂群多样性和寄生致病菌的数量呈负相关

近日,来自印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蜂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表示蜂群的多样性越高将会导致寄生的致病菌越少,并且有益菌会增多,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1-18

Science:致病菌的“阿基里斯之踵”

多药耐药菌仍然是全球医院和疗养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令人感到震惊,寻找新抗菌剂正变得日益迫切。现在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鉴别了一个对抗细菌的潜在新靶点:EF-P因子。EF-P对生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或沙门氏菌毒力必需的蛋白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12-19

PLoS One:研究揭示流行性致病菌的感染机制

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致病菌可以破坏机体粘膜上的保护性分子,比如粘蛋白类等,然后感染机体的部分组织。研究者的这项最新研究刊登在了杂志PLoS O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流行性菌株肺炎链球菌可以引起结膜炎,并且分泌毒素酶类来破坏粘膜蛋白以及粘膜从而引起眼镜的感染和发炎。

2012-11-18

Nature:邵峰等肠道致病菌毒力效应蛋白研究获进展

2013年8月1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博士实验室在Nature杂志(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发表题为“Pathogen blocks host death receptor signaling by arginine GlcNAcylation of death domains”的文章。

2013-08-23

PNAS:噬菌体溶解素PlyC可有效杀灭致病菌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科学家们揭示了一种强大的抗菌杀伤型机器的结构以及操作流程,这种机器或可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噬菌体溶解素PlyC如何有效杀死细菌的详细过程。 噬菌体是一种特殊的感染并且使用特殊蛋白-溶解素来杀灭细菌的病毒,1919年研究者使用噬菌体作为抗感染的疗法,然而由于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的出现,噬菌体疗法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