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工甜味剂或会将机体正常的肠道菌群转变为致病菌从而引发人类疾病!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工甜味剂(AS,Artificial sweeteners)是饮食中被人类普遍消费的合成糖类替代品,最近有研究表明,摄入人工甜味剂与机体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紊乱等其它健康风险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尽管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现象,但人工甜味剂如何影响机体共生的菌群从而引发疾病,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

2021-06-28

海水致病菌快速电化学传感分析与鉴别研究获进展

  海水中致病菌的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危害和损失。海洋环境中多种致病菌的同时存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使其潜在威胁更加突出;部分致病菌也是耐药基因的主要储存库,在耐药基因的传播和进化中发挥作用。因此,亟须发展海水中多种致病菌的快速鉴别和检测新方法。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秦伟及其团队,利用生物分子的高选择性

2021-02-10

Nat Microbiol:科学家在致病菌感染过程中鉴别出新型microRNAs的功能

2020年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microRNAs是一种并不会编码蛋白的小型RNA分子,然而其却发挥着多种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其能充当基因表达的调节子,因此microRNAs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其拥有成千上万中不同的序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一种microRNA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科学家们而言仍然是未知的。图片来源:Ryan Jef

2020-01-12

哥大开发出一次筛查所有307种致病菌的检测平台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感染与免疫中心(CII)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名为BacCapSeq的医学诊断平台。它是世界上首个可以同时筛查所有已知的人类致病菌,及其毒性和抗生素耐药性标志物的诊断平台。关于此平台性能的详细信息刊登在《mBio》期刊上。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估计,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每年在美国造成约10万人死亡,全球死亡人数更是高

2018-11-02

Nat Commun: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平衡对于致病菌的感染进展至关重要

2018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格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平衡对于细菌感染的进展至关重要。文章中,研究者表示,致病菌常常会利用来自宿主肠道菌群的信号来扩散并且加速感染进程。图片来源: Eve Hopkins and Gad Frankel, Imperia

2018-10-14

ACS Nano:新型透明“补丁”或能有效检测诸如沙门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

2018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这块肉还好着吗?你确定吗?近日,来自麦克玛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帮助确定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肉类或其它食物是否是安全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图片来源:healthinformative.com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的透明检测“补丁”,其能通过无害的分子被“打印”出来

2018-04-09

科学家开发出“诱骗分子”能靶向作用引发尿路感染的致病菌

2018年3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几乎有一半的女性都会在其一生的某个时间点经历尿道感染带来的疼痛和灼烧感,很多感染都能被抗生素成功治疗,然而如今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是公众所要面对的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图片来源:Vasilios Kalas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即不利用抗生素也能够治疗尿路感染(U

2018-03-12

经常吃到的海藻糖竟会让高毒力致病菌毒力倍增,或是艰难梭菌感染大爆发的幕后推手

      小编推荐:您不可错过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对于很多年轻人和青年人来说,父母被忽悠着要买什么保健品,还怎么劝都不听,这可是人生一大难题,小编也听过不少这样的论调:“保健品嘛,反正吃不好也吃不坏,只要不是特别贵的,买就买了吧,老人开心最重要。”不瞒大家说,在此之前,小编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最近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让小编大吃一惊,美

2018-01-18

科学家用光来杀灭“吸血鬼”致病菌

2017年8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Eric Skaar在其tweet上发表了这样一句话“如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像吸血鬼一样喝我们的血的话,那么让我们用太阳光来杀死它”。推文一经发布被转发了好多次,当然了,这也是研究领域中发表的最流行的推文之一了。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让我们回归正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而诸如

2017-08-02

Science:肠道细菌或有助让新生儿抵抗致病菌感染

在小鼠体内开展的一项新的研究提供证据证实肠道细菌中的梭菌(Clostridia)除了有助消化食物之外,还提供至关重要的感染抵抗性。

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