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科学家揭示面部识别的机制

一项研究提出,面部识别是由专门用于面部的大脑机制执行的,而且一套不同的机制则可能被用于处理一个人学会识别的其他对象。人们已经提出了面部识别机制的两个假说。

2014-03-25

拜耳和Onyx公司公布regorafenib肠胃间质瘤III期研究积极数据

2012年4月10日,拜耳(Bayer)医疗保健单元与合作伙伴Onyx制药公司最近宣布了其候选药物regorafenib(BAY 73-4506)一项III期研究(GRID: n=199)的良好数据,该III期研究用于评价regorafenib在转移性和(或)不可切除性肠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2012-04-16

Nature Commun:抑制CLYD基因有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佐治亚州立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研究中有了最新进展,科学家们发现一个重要的人类基因CLYD在疾病的发展中起到负调控作用,能制止疾病恶化。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GSU中心的主任Jian-Dong Li说:“在一些患者中,CLYD不起作用,因为其基因应或者其蛋白质水平比正常人低”。

2012-11-18

Scientific Reports:“狮尾狒狒”也能进行快速面部模仿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对“狮尾狒狒”(“旧世界”猴子的一种)快速面部模仿(RFM)的观察结果。这种快速的、自动的反应此前已在人类和猩猩中观察到,但没有在非猿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而这项研究表明,另一种灵长类动物也能够进行这种复杂的情绪交换。 RFM是一种快速的、无意识的反应,在其中一个个体模仿另一个个体的面部表情。

2013-06-27

Science:黄蜂能识别彼此面部

日前,Michael Sheehan 等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Specialized Face Learn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Recognition in Paper Wasps",称黄蜂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识别能力,能识别其它黄蜂独特的面部特征,黄蜂之间识别彼此面部的方式与人类的一致。

2012-11-18

IJC: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转移

大量研究证实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与癌症的侵袭和转移有牵连的关键事件。肿瘤细胞经过血液循环传播后,肿瘤细胞会发生间质上皮转化(MET),形成继发性的肿瘤转移灶。 然而,肿瘤细胞的这种形态学上的变化并没有从人类肿瘤标本组织中得到很有力的证据。在上皮癌组织中,上皮型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

2012-11-18

PLoS ONE:首次通过病毒来修饰间质干细胞以促进疾病的治疗

2013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威克佛雷斯特巴布斯特医学中心(Wake Forest Baptist Medical Center)的研究者通过使用可以侵入人体免疫系统的常见病毒来修饰成体干细胞,从而可以增加干细胞的存活量,这将可以帮助延长成体干细胞的存活时间从而更好地发挥干细胞的天然愈合能力。

2013-04-02

PNAS:乌鸦的面部识别才能的神经基础

科研人员通过脑成像研究发现了乌鸦的记忆人脸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John Marzluff及其同事此前证明了乌鸦拥有记住威胁性的或者中性的人的脸的不寻常能力,但是此前尚不清楚这种能力的神经基础。使用一种称为FDG-PET的脑成像技术——它测量经过标记的葡萄糖的吸收量,作为大脑活动的替代指标——这组作者报告说,当乌鸦看到此前在威胁性或关怀性环境下遇到的人脸的时候,大脑的不同区域会激活。

2012-11-18

首个间质干细胞治疗成骨不全症的直接证据

配图来源:gettyimages 脆骨病,医学名称为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遗传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型为I型胶原合成障碍,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全世界大约有500万病人,目前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预防骨折等对症治疗方法,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