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抗癌药物能治疗免疫缺陷症吗?
全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已经发现了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的遗传致病基础。
脑族易长电脑脸 要常做面部按摩
英国著名整型医师迈克·普拉杰发现,越来越多女性因为久对电脑而长出“电脑脸”,即双颊松弛、颈部横纹、眼角周围和额头皱纹增多。长期盯着电脑屏幕,难免会经常眯眼、皱眉,时间长了容易加深皱纹和鱼尾纹。另外,长期久坐保持一个姿势也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形成双下巴和颈纹。常做面部按摩可有效缓解皮肤松弛的情况。
Cell Reports:研究发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致病原因
2013年6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丹麦研究人员刚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解释了细胞用来互相沟通的一种前所未知的机制。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有些儿童出生时会畸形,为什么儿童和成人可能会罹患危及生命的疾病。
FDA认为Chelsea的Northera存在技术缺陷
2013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FDA本月早些时候宣布Chelsea公司研制的治疗帕金森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Northera (droxidopa) 在研发当中存在技术缺陷。早在2012年3月,FDA就曾否决过该药物的申请,并要求Chelsea补充更详尽的研究数据。今年早些时候公司再次将药物提交FDA,FDA在仔细研究后通知Chelsea公司该结论。
Cell Research:裴端卿、赖良学等人利用TALENs基因敲除技术成功培育免疫缺陷性家兔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博士和裴端卿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将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应用于兔基因敲除研究,建立了兔基因打靶的高效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平台成功地将负责T细胞和B细胞重排的重组激活基因(RAG)敲除,建立了世界首例免疫缺陷家兔疾病模型,该成果于7月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Cell Research上。
每18个新生儿就有1个出生缺陷 专家呼吁35岁以下孕妇更应重视产前检查
EPJE:蛋白质表面缺陷或可作为新型药物靶点
2013年8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方法可以设计出新型的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