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发展现状
会议推荐:2018(第四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对于癌症的个性化治疗依赖于不同肿瘤亚型中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的识别与鉴定。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肿瘤治疗方式比传统疗法有很大的优势,由此,生物标志物也成为了抗癌药开发过程中关键的一部分。临床试验中,借助生物标志物,可以遴选出更符合条件的入组者,进而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得到更好的试验结果。2006-2015年,在药物申请中,具备生物标志物药物的批准率是不
非编码RNA调控细胞周期研究取得新成果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为止所经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序幕已经拉开,科学家们正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细胞周期与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以及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相信通过努力,我们最终能找到控制细胞周期的神奇“开关”。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缅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LAST, a
科学家发现肝癌细胞增殖非编码RNA调控机制
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我国科学家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两种非编码RNA调控肝癌细
两篇研究揭示HLA基因杂合性丢失让非小细胞肺癌逃避免疫系统破坏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10.001。2017年11月19日/生物谷BIOON/---根据在2017年10月26日~30日举办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国际分子靶标与癌症治疗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Targets and Can
基因泰克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药物Alecensa获FDA批准!
2017年11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11月6日,基因泰克(Genentech)宣布,FDA批准了Alecensa(alectinib)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7年超过22万美国人将被诊断为肺癌,其中NSCLC患者占比高达85%。 据估计,美国约有60%的肺癌病例在诊断时已经进入晚期。约有5%
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自然通讯》发表合作论文揭示 YEATS2 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促癌作用
2017 年 10 月 20 日,生命中心李海涛研究组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石晓冰课题组合作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YEATS2 links histone acetylation to tumorigene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YEATS2 关联组蛋白乙酰化至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发生)的研究论文。
我国自主研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获批临床试验
近期我国抗肿瘤药物研究取得新突破。记者17日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1类新药ASK120067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进入临床研究。这款药物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院士和耿美玉研究员团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丁克教授团队和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有望开发成为有效克服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据了解,非小
武田于2017年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公布肺癌药物ALUNBRIG™(brigatinib)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进行的核心性2期ALTA试验的最新结果
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最新结果继续支持ALUNBRIG 180 mg 给药方案用于克唑替尼用药期间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ALK 阳性 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7个月67%基线脑转移可测量的患者具有颅内客观缓解,中位颅内缓解持续时间为16.6个月-武田于10月16日星期一下午4:30(JST)在IASLC世界肺癌大会(WCLC)口头会议上呈报了数据2017年10月1
Science:非感染性损伤后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机制探究
2017年10月8日/生物谷BIOON/---此前我们一直认为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效应是引起炎症反应,而最近研究者们发现了中性粒细胞在非感染性损伤之后对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在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中,作者们描述了中性粒细胞在小鼠损伤发生之后的实时动态变化过程。长期以来,医学研究者们认为中性粒细胞对于损伤修复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中性粒细胞往往导致了不必要的炎症反应,使得
ABBV和BMY正式合作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最优疗法!
2017年9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ABBV(AbbVie,艾伯维)和BMY(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百时美施贵宝)共同宣布,将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展开合作。两家公司将在这项试验中,测试ABBV的抗体药物ABBV-399和BMY的Opdivo联用治疗c-met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 目前,该项试验正处于临床Ib期。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