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Genet:DNA的损伤修复效率会随着机体老化而下降
随着人类和其它脊椎动物年龄增长,机体中的DNA就会积累突变并且出现重排的现象,最终就会引发一些和年龄相关的机体疾病,包括癌症等;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DNA损伤增加的一种原因,研究者表示,随着机体年龄增加最初的机体修复功能会慢慢下降。
BMJ Open:体内高水平多环芳香烃与DNA损伤增加相关联
使用热沥青(hot asphalt )的屋顶建筑工和道路建设工暴露在高水平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之中。
Hum mol genet:我国科学家发现FMRP蛋白参与DNA损伤应答
脆性X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遗传性智力缺陷,由脆性X智障蛋白(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FMRP)功能缺陷导致,但对其致病机制目前所知甚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小组和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员秘晓林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发现了FMRP参与调节DNA损伤应答的机制。
PLoS Gene:杜立林等DNA损伤检验研究获进展
2012年7月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在《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题为“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Crb2 and Chk1 Are Essential for DNA Damage Checkpoint”的文章。
:新型长非编码RNA及其重要功能机制被发现
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以封面故事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类全新内含子来源的长非编码RNA的产生机制,及其参与剪接调控的重要功能。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都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一般认为,外显子片段通过转录剪接成为具有功能的RNA,而内含子序列在剪接后被核酸酶快速降解,因此没有生物学功能。
Science:利用DNA来编码书籍和其他数字信息
2012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利用DNA微芯片(DNA microchip)成功地编码出一本5.27兆比特的书籍,然后他们利用DNA测序来阅读这本书。他们的实验证实DNA能够被用来长期储存数字信息。
JACS:研究者揭示DNA光损伤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从气相小分子体系扩展到更为复杂的凝聚相生物分子体系、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形成交叉,是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蕴含机会和富有挑战的方向之一。在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支持下,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发展时间分辨红外等光谱方法,深入研究导致DNA光损伤的激发态及自由基反应的复杂过程,取得了系列进展,发现并提出分子和量子态层次上认识DNA光损伤的多种化学反应新机理。
不依赖于p53的DNA损伤所引发的的凋亡信号通路
上海 2013年5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第一届Cell Death﹠Disease研讨会暨第四届中英"细胞死亡,干细胞与癌症"国际研讨会,5月8日在上海召开。Andreas Strasser教授是此次会议上第一位演讲嘉宾。本次会议上,他为大家介绍了自己最新的科研进展:发现了不依赖于p53的DNA损伤所引发的的凋亡信号通路,这条信号通路与p53相互协调增加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