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5(第三届)编码RNA学术研讨会在沪顺利召开

上海2015年10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10月2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三界)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好望角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生物各行业的资深人士齐聚一堂,共襄此次盛会。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基因组中

2015-11-03

2015年(第三届)编码RNA学术研讨会在沪圆满闭幕。

当天来自国内非编码RNA领域的9位专家就各自近来的工作向大家做了汇报。非编码序列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化最大的部分,大量非编码序列被转录加工成小RNA和长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等多个水平上控制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内调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多种人类疾病存在密切关联。

2015-11-01

Cancer cell:癌症中长编码RNA全解读

人类基因组包含大约20,000个蛋白编码基因,但这些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不到2%,而基因组的70%都用以合成非编码RNA,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系统性描述长非编码RNA在人类癌症中变化的研究。大部分对癌症基因组变化的研究都聚焦在编码蛋白的一小部分基因组。

2015-10-27

2015(第三届)编码RNA学术研讨会

为促进非编码RNA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传播,带动科研与临床应用的结合,生物谷于2013和2014年成功举办两届非编码RNA学术研讨会。

2015-10-08

【盘点】DNA损伤修复与疾病发生关联性亮点研究一览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些年来和DNA损伤修复相关的亮点研究。

2015-09-21

Nature chemical biology:DNA损伤修复——老问题还有新进展

近日,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就DNA损伤修复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的一些新信息。

2015-09-14

Cell:DNA损伤揭示抗癌新疗法

大自然中每一个有机体都会不惜代价保护自身的DNA,但细胞如何精确区分自身DNA的损伤还是入侵病毒外源DNA的损伤依然是个谜底,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胞反应系统精确区分上述两种威胁的机制,相关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新型的癌症选择性病毒疗法,同样也可以帮助理解为何老化和某些疾病似乎总在为病毒感染敞开着大门。

2015-09-02

Mol Cell:科学家解析特殊蛋白复合物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人类机体中一种含量丰富名为泛素的蛋白质被认为在回收再利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实际上泛素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即添加或移除泛素链或可调节新生蛋白质或酶类的活性,实际上该过程称为泛素化作用,其可以通过BRCA1乳腺癌相关蛋白质和抗炎性免疫反应作用来影响DNA的损伤修复。

2015-09-08

【盘点】编码RNA与人类疾病关联性亮点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基因组中有30亿个碱基对,其中1.5%能够编码蛋白质,98.5%是非蛋白质编码基因,这些基因序列一度被认为是垃圾基因。然而随后的ENCODE计划表明,大约75%的人类基因组能被转录成RNAs,当中74%是非蛋白编码RNA(ncRNAs)。

2015-08-21

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编码RNA功能研究

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孙教授就“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做了精彩演讲。孙树汉教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全军医学分子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201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