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综述:RNA药物极具想象空间
RNA药物研发虽然也已有30年历史,但目前全球上市的RNA小分子药物屈指可数:Vitravene (Fomivirsen)、Macugen (Pegaptanib)、Kynamro (Mipomersen)、Defitelio (Defibrotide)、Exondys 51(eteplirsen)、Spinraza(nusinersen)……11月28日,《Nature Review
把海尔冰箱送上太空---2020年海尔中国空间站食品冰箱等项目正式启动
近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正式向海尔生物医疗下达《空间站任务食品冷藏箱研制任务书》和《空间站任务医用冷储箱、便携式低温保存装置正样任务书》,标志着海尔生物医疗正式开启太空食品冰箱等低温冷链设备及方案的研制工作,正式参与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第三极目标-空间站项目的设备协作研制任务。空间站食品冰箱是目前唯一进入空间站核心舱的低温冷链设备。为航天员提供长期空间站生活所需的食品等生活物资的低温存储服务,创造
PLoS Biol:神经元激活能够改变周围间质细胞的特性
2017年8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来自Tübingen大学的研究者们作出的一项研究,神经元在激活时产生的效应能够影响其周围起绝缘作用的保护细胞成熟前的行为。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LOS biology》杂志上。这一发现表明神经元与周围保护性的非神经元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少突前体细胞(OPC)能够分化形成少突细胞,后者则能够包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轴突,进而
PLoS ONE:新技术可检测小脑间质神经元的功能
2017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小脑是存在于头部后侧的大脑结构,负责调控机体的运动。相对于其它脑部活动,小脑的神经循环相对简单。然而,目前科学家们仍不完全了解其调控机体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的机制。小脑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要想分离其中每一条神经元并研究其功能目前仍存在挑战。Purkinje神经元是小脑向外界传递信息的唯一神经元细胞,但其的活性受到周围细胞的影响。研究者们目前对
竟然具有 11 维几何空间
最新研究揭晓人类大脑最多可达到 11 维空间,这种多维空间或许能破解人类记忆的形成之谜。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代数拓扑”的数学模型,确定软件建立的虚拟大脑中的几何结构位置。为了测试该模型,研究人员在真实大脑组织上进行了实验。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大脑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科学家仍需揭晓更多关于大脑的谜团。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布满一种多维结构,该结构可使大脑在 11 维空间正常运转。同时,理
空间搭载:“泛舟”太空的微型生命科学实验室
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多项科学载荷中,有这样一个生命“小立方”,在轨期间它自动化实施了多种细胞在轨共培养和分析,进行了一次对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意义深远的探索实践。5月3日,这个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完全自主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完成全部实验任务,实现了全部实验数据的下行传输,达到了预定的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了飞行搭载任务。航天员健康
彭广敦教授: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
拜耳瑞戈非尼转移性结直肠癌和胃肠道间质瘤双适应症在国内获批
拜耳今日宣布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商品名:拜万戈®)转移性结直肠癌和胃肠道间质瘤两项适应症同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分别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
专访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探路者---青年科学家彭广敦
编者按: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是研究细胞异质性方面的新方法。该技术通过整合与优化单细胞测序和激光显微切割技术, 获得少量细胞转录组信息的同时可以保留细胞原有位置信息。为此, 生物谷专访了该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彭广敦副研究员
掀开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面纱:可视化观察组织中的基因表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和皇家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被称作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的高分辨率方法研究一种组织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这种方法能够被用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