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种用于控制DNA损伤反应的非编码RNA
2012年5月23日,Nature在线发表了意大利分子肿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Fabrizio d'Adda di Fagagna 课题组的一篇题为Site-specific DICER and DROSHA RNA products control the DNA-damage response的科研论文,报道了一种新的非编码小RNA 用于在DNA损伤部位控制DNA 损伤反应的激活。
Cell Res:戚益军等小非编码RNA参与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获进展
研究发现,小非编码RNA(diRNA)及其效应蛋白Ago2调控DNA同源重组修复重要因子Rad51在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位点的招募,从而调节DNA修复的作用机制
有关非编码RNA研究成果系列汇总
非编码RNA即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主要包括小RNA以及长链RNA,在细菌、真菌、哺乳动物等许多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广泛的调控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重大疾病的关系,人
【行云学院】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
本系列视频的主要议题涉及:非编码RNA分离、高通量检测、定量检测进展;非编码RNA作为分子标志物在基础与临床中应用;非编码RNA在肿瘤个体化医疗中探索等。
【行云学院】宋旭:长非编码RNA与肿瘤
宋旭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长ncR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该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其中于2004年发现哺乳动物逆转座子ncRNA具有基因调控作用,提出了逆转座子ncRNA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发挥功能的机制,这也是长ncRNA-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最早报道。
【行云学院】细菌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和功能研究
真核生物非编码RNA研究报道较多。由于没建立完善的技术方法用于原核生物非编码RNA研究,迄今发现的数目仅占全部的很小一部分。细菌非编码RNA研究集中在大肠杆菌等模式生物,而致病菌非编码RNA研究较少。耐药性结核菌
JCI:促发儿童骨肿瘤的非编码RNA
非编码RNA促进小儿骨肿瘤尤文氏肉瘤是骨或其周围软组织癌症,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成人。尤文氏肉瘤的特点是易位事件,导致RNA结合蛋白被称为EWS与转录因子,如FLI1的融合。以前的工作表明,该融合蛋白EWS-FLI1促进癌
Nature:肿瘤生长受“长的非编码RNAs”的影响
几个“长的非编码RNAs”(lncRNAs) 已知在前列腺癌中过度表达。Michael Rosenfeld及同事研究了这些“长的非编码RNAs”中的两个的机制功能和生物功能,它们分别是PRNCR1 和 PCGEM1。二者都被发现依赖于特定的翻译后修饰与雄性激素受体(AR)发生相互作用,增强与AR结合在一起的增强子向目标基因启动子的成环作用(looping),导致基因表达增强。
2013非编码RNA 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涉及:(1)非编码RNA分离、高通量检测、定量检测进展;(2)非编码RNA作为分子标志物在基础与临床中应用;(3)非编码RNA在肿瘤个体化医疗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