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庆华:在长非编码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着长非编码RNA中的P53, PTEN
编者按:去年年底,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创建并发布了长非编码RNA疾病数据库( LncRNADisease),这一数据库收录了160多种和长非编码RNA有关的疾病,并集成了一个生物信息学工具用以预测新的人类长非编码RNA和疾病的关系。
Oncogene:长链非编码RNA与免疫细胞癌变研究获进展
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可以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癌变的逆转录病毒,v-Abl是A-MuLV的癌基因。Bcr-Abl癌基因是由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断裂易位融合而成,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可以诱发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长链非编码RNA与免疫细胞癌变研究获进展
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可以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癌变的逆转录病毒,v-Abl是A-MuLV的癌基因。Bcr-Abl癌基因是由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断裂易位融合而成,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可以诱发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嘉宾演讲摘要
前言: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将于2013.10.30-31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徐汇区肇嘉浜路500号)召开。 随着对RNA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编码RNA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非编码RNA不在被认为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垃圾RNA.它们在细菌、真菌、哺乳动物等许多生物体的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广泛的调控作用。
唐元家: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关键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的,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编码RNA调控网路紊乱参与了人类一些重要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其中miRNA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Mol Cell:非编码RNA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缅、梅一德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长片段非编码RNA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瓦伯格(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
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上海2013年11月1日讯/生物谷BIOON/2013年10月30-31日,由生物谷(BioonGroup)主办的2013非编码RNA从分子调控到临床应用前沿论坛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成功举办。
RNA Biol:章张等发表长非编码RNA分类问题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的“百人计划”研究员章张及其团队,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开展科研合作,对长非编码RNA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相关论文在RNA Biology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