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天津医科大学李祥春/陈可欣团队开发AI大模型,对原灶不明癌症进行分类和定位

该研究开发了一款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AI 工具——OncoChat,其能够从基因组数据中对原发灶不明癌症(CUP)进行肿瘤类型分类和定位。

2025-09-06

JAMA子刊:心血管病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研究提醒我们,对于长期运动量低的人群,尤其需要早期干预。一旦体力活动进入“下坡路”,很可能就是“病根”悄然埋下的时候。

2025-08-04

Cell:中国学者发现,长期间歇性禁食抑制毛囊再生,量均下降!

这项研究探讨了间歇性禁食对HFSCs及毛囊再生的影响,揭示了禁食通过激活肾上腺和真皮脂肪细胞之间的跨器官信号传导,引发HFSCs凋亡,从而抑制毛囊再生。

2024-12-26

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生在亚洲

研究结果突显了在全球层面加强胃癌预防、优化资源分配及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紧迫性,尤其是在胃癌传统负担较低但正在快速上升的地区。

2025-07-09

华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肝癌对仑伐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NEK7挥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靶向EGFR C末端特定区域的抑制肽TAT-pep10,并在细胞培养、类器官以及小鼠实验中验证,TAT-pep10能够有效增强仑伐替尼在耐药HCC细胞中的抗肿瘤效应。

2025-08-07

研究揭示:穿耳洞后,其周围的微生物群落会发生显著变化,痤疮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开始竞争,或就导致了耳洞“臭”

人体真是神奇,原来这小小的耳洞里,发现了这么多事情啊!看来打耳洞的代价就是微生物们得“打一架了”~

2025-06-30

科学家首次发现,CAR会插入并抑制抑癌基因TP53表达,或驱动继T细胞淋巴瘤

虽然Mailankody团队只报道了一个病例的分析数据,但是它为插入突变是CAR-T细胞治疗后继发T细胞淋巴瘤的诱因,提供了支撑。

2025-02-08

Nature五连,90后博导曹云龙在新冠病毒突变株特征及其免疫逃逸机制领域持续获得突破

Nature五连发,推动SARS-CoV-2免疫学研究进展,科研成果获国际认可。

2024-11-25

Cell Rep Med : 余星团队报道胸膜间皮瘤基因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腺相关病毒(AAV)的胸膜间皮瘤基因治疗新策略,并通过小鼠胸膜间皮瘤的遗传肿瘤模型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