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Neuroscience:人体生物钟新调节机制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什么可以作为我们机体内部生物钟的分子重置按钮。他们的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一系列疾病的靶点,例如,常常与时差,倒班和夜间光照有关的疾病,如从睡眠紊乱到行为,认知和代谢失常,还有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自闭症。
钟南山: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谁都跑不掉
央视《新闻1+1》2013年1月30日播出《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以下为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这样的天气还要“霾”多久? 王跃思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的空气已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见的物质了。
钟南山:英国治霾用30年 北京下狠心10年就成
北京,雾又来了 央视3月13日《两会面对面》节目播出“钟南山详解雾霾‘害’与‘治’”,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一直持续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是重度污染,那么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到底有什么危害?对于治理雾霾的危害有关方面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于个人来说应该怎么防护呢?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详细解释了雾霾的危害和防治,他说对战胜雾霾他有信心。
中国科学家发现蛇类新种 西部可能为锦蛇属发源地
近日,安徽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发布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该院教授黄松领衔的团队在中国西部地区野外考察发现锦蛇属新种—若尔盖锦蛇。这是87年前发现锦蛇属新种以后的又一蛇类学重要发现,在学术界备受关注。 该项研究是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所、黄山市蛇类科学研究所、纽约城市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的成果。
英找到妨碍生物钟调整的机制
对于国际旅行来说,长时飞行后倒时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许多人会因时差的影响而很长时间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节律。最近,英国牛津大学一项新研究确认了一个限制生物钟适应光暗转换模式变化能力的新机制,未来据此而开发的新药或许会帮助人们快速调整时差,进而免受时差综合征的困扰。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都遵循着一个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规律,根据日夜转换调整身体的各种机能和饮食规律。
【说图】一分钟了解致命病毒埃博拉
始于今年2月的新一轮埃博拉病毒目前正在西非四国肆虐,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疫情已造成近900人死亡,另有1600多人感染。由于该病毒杀伤性强且暂无治疗之法,全球各地纷纷拉响预防警报。关于埃博拉,你了解多少?
钟南山:H7N9暂无人传人证据
钟南山详解PM2.5:可进入肺泡全面影响人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PM2.5虽然个头小,但是对空气质量的破坏性却是最大的。有人说,这样的大雾天气就是因为大气污染的原因,PM2.5难辞其咎。那么大雾天气真的和污染有关吗?PM2.5到底有多可怕?中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 首先要区分灰霾和雾霾天气 大雾天气到底是不是空气污染造成的...